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

ID:2437778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_第1页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_第2页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_第3页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菅原道真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摘要】唐代(618-907)历来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辉的一个时代。唐代造就了一个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唐文化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地域上来看,日本有着接触并吸收唐文化的有利条件。本文主要从菅原道真的文学成就来看日本平安朝文学与唐文学。  【关键词】菅原道真日本平安朝文学唐文学    据史书记载,公元7世纪至9世纪日本多次派遣隋史和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和制度。这些使节将唐时的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先进文化带回日本,经过吸收理解与融合终于形成大和民族自己

2、的文化特色。  作为唐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唐文学,尤其是唐诗对日本汉文学的产生发展影响更为深远。日本的平安朝(794-1192)和唐朝有着频繁的往来,据藤原佐世写的日本最古的汉书目录《日本国见在书目录》(891)记载,遣唐使曾把白居易的诗文集带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NHK每天都有汉诗的相关节目,内容上几乎都是唐诗。并且日本现在还有很多唐诗爱好者。本文主要从日本平安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菅原道真入手,浅显地探讨一下唐文学和日本文学的关联。  菅原道真(845-903)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的政治家和学者,深受宇

3、多、醍醐天皇的赏识。作为政治家能力超群,曾经抵制过藤原氏集团的专政,当唐朝国势日渐衰微之时,是他上奏天皇,建议停派遣唐使。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不仅和歌写得好,还精通汉文学。“传题伤马送,江尾损船迎”、“驿长莫惊时序改,一荣一落是春秋”这样的诗句放在唐诗中也令人拍案叫绝。其诗文集《菅家文草》、《菅家后集》和他编纂的《类聚国史》《日本三代实录》成为日本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名字在中国可能鲜为人知,但在日本却是家喻户晓,人们都遵奉他为“天神”、“学问之神”。  菅原道真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文学造诣与唐文学有很深

4、的渊源。菅原道真出生在一个世袭的文章博士(日本古代特有官职)家庭,菅原道真的祖父曾于804年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石川道益前来中国,在遣唐使团中任判官职,次年回日本后,他大力提倡引进唐朝的宫廷服饰、礼仪等,向日本人讲读唐文学,参加了《凌云集》、《文化秀丽集》的编纂。菅原道真的伯父菅原善主于838年随遣唐使藤原常嗣到过中国。其父菅原是善的时代是唐文学传入日本的全盛时代,菅原是善的诗被称为“藻思华瞻,声价尤高”。这一切使得菅原道真从小就深受唐朝文化的熏陶,奠定了他施展文学才华的基础。  菅原道真师从岛田忠臣(

5、828-892),而岛田忠臣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风影响最大,加之平安朝时期,朗咏诗文是贵族们的风雅,白居易的诗文曾一度受到他们的顶礼膜拜。“日本诗文集锦《和汉朗咏集》(1013)中刊载了26名唐朝诗人的诗,其中白居易的诗达135首之多。”平易的世风,易于理解;从底层上升的生涯;具有百科事典性质的《白氏文集》;白诗中雪月花的题材较多,和日本的诗歌主题基本一致;白居易诗中充满着一种佛教的无常观,符合日本“もののあわれ”的审美观点等因素导致白诗在平安朝的一度流行。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菅原道真,其汉诗文也就深深打上白

6、诗风格的烙印。  白居易的前期作品以体验民间疾苦的题材为主,如《卖炭翁》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路遇白头翁》中的“无妻无子独身穷三间茅屋南山下”等。而菅原道真在讚岐府任职期间,写下《寒早》十首,分别是咏“走环人”(因困难生活而逃亡他乡,却在他乡也无法维持生计,不得已重新回到故土的人)、“浪来人”(从他乡流浪到讚岐来的人)、“老鳏人”、“夙孤人”、“药圃人”、“驿亭入”“赁船人”、“钓鱼人”、“卖盐人”、“采樵人”的,反映了道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间疾苦的创作风格。《行春词》一诗中写到:“过雨经营修府库,

7、临烟刻缕辨沟塍。遍开草褥冤囚录,轻举蒲鞭宿恶惩。尊长思教卑幼顺,卑贫恐被富强凌。安存耄迈飧非肉,账恤孤茕饿曲肱。楼家门留门主,耦耕田畔立寻朋。”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情,诗中处理政务的情形充分体现了他对百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道真还模仿白居易的《路遇白头翁》,“贞观末年元庆始,政无慈爱法多偏。虽有旱实不言上,虽有疫死不哀怜。四万余户生荆棘,十有一县无炊烟。”反映了讚岐民生凋敝的状况。  菅原道真除在诗风上具备白诗风格之外,在人生经历上与白居易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815年,白居易因首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而受到

8、谗毁,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既是他一生仕途的转捩点,也是白居易诗风的转折点。之前白居易的诗多是取材于社会现实的讽喻诗,之后的诗则带有消极避世的色彩。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通过写琵琶女的沦落身世,触发了自己政治上的感慨。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遭遇都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菅原道真在仕途上也有同样的被诬陷被贬的经历,被贬到太宰府后的心境反映在《秋夜》诗中,“黄萎颜色白霜头,况复千余里外投。昔被荣花组缚,今为贬谪草莱囚。光似镜无明罪,风气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