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6566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搞好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搞好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既是高考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主要阵地。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浓,使数学丧失了它的特定功效。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数学的功能,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话题。现笔者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的问题与对策论述如下: 一、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教学的权威,控制着课堂教学,处于主要地位,学生处于次要地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一切,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这样想、那样做,使得教学的层次与进度都遵循教师的主观判断,这种脱离
2、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2.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看重书面成绩,过于重视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他们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题,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只能让学生置身于题海战术中,致使其数学学习动力不足。4 3.缺乏对教材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教师视教材为权威,严格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半步,质疑与批判意识严重缺失,教师的这种观念最集中地表现在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压制上,不允许学生对教材、对自己质疑,认为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搞好数学课堂教
3、学的对策 1.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作为教师对教学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一是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基于学生基本学情的教学才不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接受、知识点无法理解,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们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不会局限于书本,要让学生积极探究,再现数学真
4、理发现与形成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学生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牢记于心,答题时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在做一些较复杂的综合性题目时,更是得心应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智慧的容器、思维的开端,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创设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与挑战性的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
5、“4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作为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改变视教材为权威的观念,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勇于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性思维的契机。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文化的渗透。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另一条是暗线,明线是显性的知识即书本上的概念、定理等,暗线是隐性的思想即数学思想方法等。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
6、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显性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隐性思想的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数形结合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类比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等。这些思想通常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同时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树立全局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它们成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解教学重、难点。数学更加系统化,每一章、每一节都有重、难点,这些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培养。许多学生在刚升入高中时,对数学是极其感兴趣的,但是由于初中
7、和高中数学的侧重点不同,教师的讲解方法也不一样,尤其是在几次考试后,学生分数不高,会让学生丧失兴趣,而学生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就在于重点、难点没有弄明白。传统的“四一教学”4,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难以讲清讲透。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媒体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以图片、声像、文字、音频与视频来综合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视频与听觉相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