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

ID:24363137

大小:67.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_第1页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_第2页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鲍祥艳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561000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的合理使用,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输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输血中请单发放血液成分输血,观察组按照制定的输血方案进行输血。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3h,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观察组的血小板含量也明轩高于对照组,其间差

2、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按照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检测结果,对其进行计划性成分输血,能够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其治疗水平。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输血治疗;成分血【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3-0232-01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大量出血,且出血急,需要进行输血抢救治疗[1]。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过程中,输血科不仅需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发放血液,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配合临床制定合理的输血计划,以提

3、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木文选取2012年1只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输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100例,作为木次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成分血合理使用的研究对象,取得了以下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输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输血量在2000ml以上。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44.8±11.2)岁;观察组患者5

4、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45.7±1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观察比较。1.2治疗方法观察组按照制定的输血方案进行输血:在患者输血前对苏血常规以及凝血常规进行检测,对于失血量在2000ml以上的患者需要及吋测量其血常规以及凝血常。检测重点为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占比、血小板含量、凝血酶原吋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吋间。观察组患者输血按照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常规检测数据输注其所需要的成分血。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输血申请单发放血液进行输血。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输血

5、前lh和输血后3h的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占比(HCT)、血小板含量(PLT)、凝血酶原吋间(PT)以及部分凝血活酶吋间(APTT)进行检测。1.4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收集到的两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在输血前lh和输血后3h的血常规以及凝血常规检测具体情况如表1。在输血前lh,两组患者的为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占比、血小板含量、凝血酶原吋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吋间均无显著差异,

6、无统计学意义(P>;0.05)o输血后3h,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吋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吋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观察组的血小板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显著,冇统计学意义(P<0.05)o表1两组患者在输血前lh和输血后3h的血常规以及凝血常规检测注:t、P表示为带*组与对照组输血后3h各项指标的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患者机体的血容量降低,需要得到输血治疗。在4°C下保存的全血,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V、VIII都已基本失去活性,无法在输血过程中起到止血的作用,由于人体在急性出

7、血后会进行自我调节,将血液重新进行分布,因此单纯对患者进行血容量补充也不需要进行输血[2]。故而,在人体失血量低于20%吋,只需要及时补充晶体液和交替也,并对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即可,不需要进行输血治疗,这样也可以减少患者因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大都伴有较为严重的肝病,艽机体内的凝血因子合成降低,iL血小板功能异常,就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几率增加[4]。在患者本身的凝血机制已出现异常时,对其进行火量液体和血量输入会导致其出现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或者稀释性血小板凝学病,让患者出血更加严重,对

8、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无法改善其的凝血功能异常。本组研究中在患者输血前1个小吋对其血常规以及凝血常规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的输血方案,分析患者机体需要的血液成分,及输入成分血。结果显示,使用这一方法的治疗组患者凝血酶原吋间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短,血小板含量也明显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