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8464
大小:66.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子痫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病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李春梅(河南省漯河市郾城IX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郾城462300)【中图分类号】R71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65-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危害母婴健康和牛.命额严重性疾病,其基木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如脑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等[1]。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注量减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子痫是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木文对我院2010-01〜2014-01分娩的21例产前、产后子痫病例的治疗进行
2、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10-01〜2014-01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发生子痫患者21例,其中产前子痫15例,产时子痫0例,产后子痫6例。其中抽搐发生在入院前13例,占子痫病人的61.9%;入院后发生抽搐的病例8例,占子痫病人的38.1%。年龄:20-41岁,平均30.5岁,平均孕周为37.5周。子痫患者中农民19例,护士1例,无业1例。21例均参加产前检查。1.2治疗临床发现子痫后,立即置开口器预防唇舌咬伤,保持气道通畅,面罩吸氧,心电监护,25%硫酸镁5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快速静脉点
3、滴(〉5分钟),继之用25%硫酸镁10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点滴,1〜2g/h粟入,同时应用地丙泮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若血压在160/110mmHg以上,病人仍烦躁、抽搐,且未进入第二产程者,给予冬眠I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杜冷丁100mg)l/3量肌内注射,余2/3量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维持;若心律小于100次/分,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以降低颅内压。若收维压持续≥160mmHg,舒张压≥110mmHg时,给予拉W洛尔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
4、50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以预防脑血管意外。根据检验结果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抽搐控制2小吋后,可考虑终止妊娠,同时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的应用。1.3预后21例产妇均治愈,无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3例新生儿因早产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18例新生儿随母出院。2讨论一般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起病隐匿,高血压相对出现较晚。K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可发生多种危险的并发症,如脑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等[1]。临床上,一般情况下子痫抽搐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改善产前监护,定期产前检查,
5、发现妊高症是积极治疗可避免发病。近年来多数报道以妊娠中期(18〜26周)平均动脉压113mmHg或120mmHg为预测指标,以及翻身试验等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故重视产检质量,增加必要的产检手段外,还需病人的密切配合,对于有异常者能及吋就诊。人们多重视产前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但是往往忽视产后子痫的发生,对于分娩的疲劳手术的刺激,以及产后出血等均可诱发子痫。近年来,随着围生期保健水平的提高,院内产前子痫的发生减少,院内子痫多以产时和产后子痫为主。产时焦虑、精神紧张、仰卧待产、宫缩镇痛,分娩疲劳、手术刺激、伤口疼痛都会影
6、响孕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及神经体液变化,致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在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急剧上升,诱发产吋子痫[2,3]。目前,临床上硫酸镁仍是防治子痫的最佳药物,可奋效控制院内产前子痫的发生,其对产后子痫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硫酸镁用量不足或输入速度过慢,未达到血清有效浓度。另外,产后座用利尿药亦可降低血浆中硫酸镁浓度,降低苏治疗效果。因此,防治产后子痫应在产后48h内足量应用硫酸镁。采用硫酸美、地西泮、冬眠药物综合治疗,可弥补硫酸镁单独应用不理想的缺点,加强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4,5]。因分娩疲劳及手术刺激亦可诱发产后子痫,故应加强
7、产后镇静、止痛治疗。另外,应及吋应用大脑细胞保护的药物,防止脑部并发症(如脑出血、梗死等)的出现,及吋纠正脑细胞的缺血、低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农桂青.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84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6,28(7):1079〜1080[2】杨美茹,麦婉萍,吴佩雁.院内发生产前子痫的抢救及体会[」].吉林医学,2005,31(9):967[3】张立新,王蕊,王玲,等.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终止妊娠吋机及方式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21[4]金萍,谭天碧.子痫的急救处理[」].
8、重庆医学,2003,32(4):508〜509[5】李俐慧,杨红莉,闫慧.260例产前子痫急症处理⑴.黑龙江医学,2002,26(6):4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