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

ID:24340210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_第1页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_第2页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_第3页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_第4页
资源描述:

《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绩效考核真能提高绩效吗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的一篇《绩效主义毁了索尼》,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人力资源管理界一些同仁经过检讨和反思之后,最后得出一个怪论谁动绩效,谁先死。天外伺朗将激情集团、挑战精神、团队精神在索尼公司的集体消失,归罪于绩效主义,其实索尼公司的绩效管理走入了绩效主义的误区:将绩效管理等同于考核主义.绩效考核有它的必要性和价值。绩效考核指标能将组织目标进行分解,便于员工明确自身的目标和任务所在,从而产生达成目标的动机和意愿。员工会对目标和任务更加聚焦,也便于员工进行时间管理。考就是出题,就是设定绩效指标

2、:核就是结果与指标之间对照与审定。设定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绩效结果与指标之间的对照与审定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后期工作。如果只关注考与核,中间阶段缺失了,其后果是严重的,毁的不仅仅是索尼,而是一切奉行考核主义的企业。企业给员工设定绩效指标,但是没有明确告知他们达成这些指标的因素是什么,需要什么知识、技能、素质、行为等等,更别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因素进行培养和提高。这种缺失会带来像索尼那样的畸形现象: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考核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

3、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都受到轻视,从而埋下隐患。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团队精神消失了。因为实行考核主义,为了应付当下的考核,从而动用了未来的资源,结果产生寅吃卯粮的现象。由此可见,考核主义不能真正提升绩效。谁动绩效谁先死这一怪论的倡导者,要么就是在理解上将绩效管理等同于考核主义,要么就是在实践中曾经死在考核主义之下。考核主义反映了传统绩效管理的缺失:第一,在讨论绩效管理问题时

4、,通常可能更关心工作的结果。总是在问:绩效的目标是什么?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结果如何?第二,许多组织都使用它们的绩效管理和评估系统。它们变得更多地关注那些完成的表格和报告,而忽视了系统背后的真正目的。胜任素质(胜任力)是在特定企业的环境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行为特征,它是高绩效的基因。绩效目标是要安排可描述的任务或项目,它特别关注结果。胜任素质(胜任力)是有关员工如何获得结果,何种个人技能、态度及行为对于企业和个人是最有效的。基于胜任素质(胜任力)的绩

5、效管理,关注绩效管理的两面性绩效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从哪里开始的;基于胜任素质(胜任力)的绩效管理着重于处理两个问题确立清晰而又有效的目标、区分每个工作职位关键性的胜任素质(胜任力).胜任素质(胜任力)帮助我们确保那些实现短期目标的方法不会对其他员工和长期目标造成负面影响。基于胜任素质(胜任力)的绩效管理,可以弥补传统绩效管理的缺失,更可以从考核主义的泥潭中拔出来。因为基于胜任素质(胜任力)的绩效管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了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行为取向;(2)作为量化绩效考核系统的补充,确保员工的业绩结果和

6、实现结果的方式都受到关注和指导;(3)使对于员工工作行为的信息收集的目标更为明确;(4)使绩效评估更加结构化,很好地明确绩效期望,明确了需要改进的领域;(5)为管理者提供了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谈话基础。将绩效管理单纯的理解为考和核的简单相加,不仅仅只有索尼公司,而是许多企业绩效管理陷入的一个误区。考就是设定绩效指标,核就是结果与指标之间对照与审定,如果只关注考与核,中间阶段缺失了,其后果是将绩效管理变成了考核主义.考核主义会带来员工设定绩效考核目标过低,最终导致员工挑战精神的消失;考核主义只注重部门业绩,忽视企业整体

7、业绩的风气将使企业丧失团队精神;最后,考核主义只注重眼前考核结果,将会造成员工寅吃卯粮现象的发生。而建立在胜任素质模型基础上的绩效管理,不仅仅关注绩效考核,更加注重分析绩效考核结果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为员工提高绩效提供解决的方案。基于素质模型基础上的绩效考核具有以下的优势:首先,胜任力素质模型中各岗位的能力指标是对组织愿景和战略目标分解后得到的,是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较为明确和精细化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小团体主义下的团队精神的缺失。其次,胜任力素质模型使绩效评估更加结构化,很好的明确了绩效期望,

8、防止因个人降低目标而带来的挑战精神的丧失;第三,素质模型基础上的绩效考核更加注重在考核的中间阶段,对与提高员工工作水平和督导其完成工作目标的关注和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