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ID:24322821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_第1页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_第2页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自改、互改习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江苏 海安 ●章士兵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也就是说,文章写好了,需要再三斟酌,反复推敲,才能使文章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引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的心灵。然而怎样进行修改呢?我认为学生的习作还是自改、互改比较好。    一、自改、互改能减少教师“承包”的负担,培养学生动脑的好习惯    学生的习作教师改,几乎是教学的“传统”,对于一篇习作,教师呕心沥血、反复修改,而学生拿到教师修改的习作仅仅看看等第和评语,然后就丢到一边去了,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苦心修改全部付之东流。这种多年来的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的

2、做法,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动脑、不思考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作文写完之后,看都不看就交给老师,算是完成了任务。如我班以前有一位学生,写一篇习作只用了十几分钟,便洋洋自得地交给我,我一看差点气掉大牙,文章写得语无伦次,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白字、错别字连篇,内容空洞。我就把这位学生叫到我的身边,让他读自己写的习作。他吞吞吐吐连不成句。他说:“我是匆匆忙忙地写了一遍,写完之后没有读,更没有修改。”这个同学的话让我不禁深思,是呀,好多学生都是这样,教师布置的作文匆匆写完了事,他们认为修改是教师的事情,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学生的习作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说,还有可能养成依赖别人、不动脑思考的习惯。于是我就以这

3、位学生的习作为例制作成课件。当我把习作放出来之后,学生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这篇文章的立意很好,就是内容不够具体,有的说错别字、白字太多,有的说语句不通,还有的说习作层次太乱,没有逻辑性。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让学生提出怎样进行修改,并尝试着让学生进行具体的修改,最后进行交流。通过修改交流,学生们修改出来的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最后我告诉他们,文章在写之前要先进行构思,写好之后还要进行反复地修改,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尽量达到完美统一。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能是一次完成的,写文章也是这样,总要有一个不断修改、加工、完善的过程。通过那次抛砖引玉的过程,我班有学生们慢慢地懂得了习作

4、写好之后要进行自我修改、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并能提出修改的意见。这样,教师的负担减轻了,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作修改能力。    二、自改、互改习作能提高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是帮我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我们说话有时感情强烈,有时意志消沉,有时吞吞吐吐,有时断断续续。学生们要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必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自己所写的习作反复修改、互相批改。这样,无意中就加强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从而使习作增强了感情色彩。    三、自改、互改习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能激发人的求知欲,给人以求知探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一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采取积

5、极的态度去观察这一事物,并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研究,从而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当学生失去了兴趣,无论耗费多大精力,也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对学生要注意各方面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内心单纯,易于引导,逞强好胜,肯发言,最容易对事物发生兴趣。让他们自改、互改习作,当“老师”,他们兴致很高,加之教师的引导鼓励,他们为了当好“老师”,修改的可认真了,一遍不成,两遍三遍,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这样一来,既对习作进行了修改,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四、自改、互改习作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话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知识再渊博、本领再高,如果口才不行,那就成了“茶壶里煮饺子—

6、—有货倒不出”。所以,我们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习作修改上让他们自改、互改、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认真阅读自己或他人的习作,通过阅读、修改、口头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等,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能提高了。    五、自改、互改习作能取长补短,评优改差,提高写作水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通过自改、互改习作能取长补短、评优改差,使优者更优,并能带动差的,使差的改正缺点,吸取营养。因此,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努力的方向,让学生知道优在何处,从而能吸取别人的长处,使他们明白怎样改才能使习作更加通顺、具体。通过“评优改差”,学生学会

7、了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