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08804
大小:16.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18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18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18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18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18四个太阳教学设计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
2、”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安徽省芜湖市狮子山小学周荣婷 教材简介 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盛夏,烈日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照射着大地直到黄昏,多么沉重闷人的时光!人们懒洋洋地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画个绿绿的太阳吧!让大地上到处一片清凉
3、。金秋,登高望远,大地犹如茫茫的金海。它给人们献上一个丰收、欢乐的季节。画个金色的太阳吧,它会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寒冬,冷风飕飕,天冷得让人缩手缩脚。画个红红的太阳吧,人们都会有这个希望。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画个彩色的太阳吧,给人惊喜,催人奋进。 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适合背诵。 学习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学习重点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个太阳”图卡 学生:学生用生字卡片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谜语:白天不见,晚上出现。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2.出示词卡“太阳”,指导读准字音。 3.出示课题“四个太阳”,指名读,
5、齐读。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的小脑瓜里是不是蹦出了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出示课件:带拼音生字,指名带读。 2.出示课件:去拼音生字并打乱顺序,摆字卡,自由练习朗读。 3.游戏:我说你找喊名字。 4.指导识记生字方法。 5.巩固游戏:我把生字送回家。 三、动画演示,指导写字 1.猜谜引入:大口框里有个“大” 2.出示课件:“因”书写笔顺规则 看了动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课件:“园” “园”与“因”哪里长得很像?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同样先里面后封口)
6、 4.师范写“园”“因”,讲解书写要领。 5.生自由练写,师巡回指导。 6.集体评价。 四、感悟理解,感情朗读 1.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2.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吗?用“──”在文中划出。 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师贴板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4.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呢? 同桌互读描写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的自然段 5.指名朗读,感悟理解
7、 春天──多彩的太阳 1.指名读 2.指名再读,喜欢的齐读 3.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4.师生合作读 夏天──绿绿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指导朗读该句 3.男女生比读 秋天──金黄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指导读通,读好该句 3.引导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香甜的水果? 出示课件:水果图 4.齐读该段 冬天──红红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冬天图
8、片及风声 你能用动作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吗? 3.出示课件:红红的太阳升起 现在是什么感觉? 4.老师也想通过朗读让大家暖和暖和,该怎样读?谁来教我? 生自由练读,师学读 五、背诵表演,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表演最喜欢的段落 2.指名背诵表演,集体评价 3.出示课件:四季图片及“种太阳”音乐 描画你心中的太阳,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原创作品)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