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

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

ID:24308294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_第1页
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_第2页
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课改实践的几点感悟徐秀英甘肃省兰州市金城关回民小学730046摘要:作为教育板块重中之重的语文学科,国家已连续多年在推进改革,再次凸显其作为基础学科的木源性地位。如何继续而深入实效地发展呢?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的优化以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多方面应同步而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改革创新能力这几年,语文教学受到多方面的质疑: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时代气息,知识过于琐碎,教学程式化,方法单一,枯燥乏味……教者疲于打转,学者索然无趣,费力不少而成效寥寥,课文教学效果常被戏称是“少、慢、僵、误”,更有甚者说“误尽苍生是语文”。针对上述的弊端

2、,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深省式的反思与改革。一、教学理念的变革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木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学术引领和精心组织下,学牛.自主合作地参与言语实践、思维磨砺、审美体验和技能训练活动,在探宄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中涵养精神、塑造体质、诗化品格、飞扬心灵。正确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并将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二、教学方法的改革1.比较教学法:传统的比较法,是教师将比较的对象、比较的范围、比较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学生实际上获得的只是结果,当然表面上也参与了比较思维的过程,但充其量也

3、只是被动的倾听与接受。而创新教育的比较法,教师则多是提示启发,学生根据材料和现有的知识会自己分析确定,参与探索。这种比较法可以是对同一事物的直观比较,也可以是对不同事物的共性区分或异性对照,同吋还可以是对事物间0标、结果的分解求证过程,教师可以根据不冋内容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方式和思维的引导培养。1.专题教学法:是指就某一类知识提供若干具体材料,有正例也有反例,由学生自主分析材料,概括出最主要的特点,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综合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规范再给出新材料,运用自己得出的结论去解决问题,以获得验证并产生迁移。这种方法好处颇多:材料丰富,类聚性强,学生

4、思维探索活动突出,由获得感知到转化为技能的迁移过程性强,时空范围较广阔。2.分解教学法:即将问题分阶段进行解决。根据语文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解决重难点问题分成各种不冋形式的阶段,如“发现问题一一提出讨论一一启发引导一一归纳总结”。该方法将解难释疑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探索到运用,将思维的发散与收敛结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效率。三、语文课程评价语文课程评价也应该有创新类型的转化与改革,总体而言,它应该是在科学的理性指导下,以语文课程B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教师的工作改变状况和学校的课程管理完善进行质性描述与量化分析,为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主体精神的不断

5、发展提供反馈信息的途径。语文课程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冋吋语文课程评价还要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语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四、创新能力的培养1.营造生动活泼的学氛围,提供一种创新的环境。要给学生以生动活泼、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信心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众所周知,积极运用风趣幽默的

6、语言、别开生面的导课、恰到好处的点拨、及时准确的鼓励性评价、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巧妙处理等手段,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1.突破障碍与束缚,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教师在教给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概括、总结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外,还要让学生懂得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方法,使学生掌握方法及规律,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0的。2.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出创造的火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打破常规和传统教学的程式化,对课堂的程序进行大胆改革,使每堂课充满新意、充满乐

7、趣。3.鼓励学生对问题要敢于质疑,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奇思妙想”。宋代学者朱裹就曾提出:“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新认识和创造发明往往都跟质疑紧密相关,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人胆地对课本之说、教师之解、权威之言见疑求异,从而在见疑中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也培养他们寻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其实正是教育全面创新的一支标杆,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呼唤教师主动探究、善于思考的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