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98120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关于“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经济困难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资本”的缺失与心理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理由在于“资本”缺失、心理困境等。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的路径是:以科学认定为起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本”;以能力提升为基点,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人力资本”;以服务就业为要点,拓展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本”;以调适疏
2、导为重点,突破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目前状况就业难理由就业帮扶策略 []A[]2095-3437(2013)15-0078-02 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做好困难群众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加强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与帮扶”。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充分解决其就业理由是构建和谐社会
3、的有利要素,对国家持续稳定发展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目前状况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理由更是面对挑战。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到了52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有166.1万,占在校生总数的7.27%。[2]如何让这些学生满意就业、充分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理由。 笔者根据2012年5月采集的湖南师范大学在校
4、期间曾获得资助的151名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了统计(见下表): ■ 从表中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处于弱势,往往背负着很多包袱与压力。他们选择推迟就业、继续深造的占大部分,但拮据的生活让他们陷入困境;就业结构不好,就业质量不高,在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明显高于政府部门,而一些职业流动性大、待遇低下的职业让他们毫无安全感;自主创业、白手起家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在这种不健康的就业环境下滋生的各种“心理疾病”,让他们在本已荆棘的就业大道上步履维艰。 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境理由分析 笔者以为,
5、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理由分为“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两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资本”缺失 1.社会资本不足。毕业生的就业不仅是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较量。然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70%以上来自“老、少、边、山、贫”地区,也有部分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多子女家庭及单亲家庭,他们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人脉”的支撑,在对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相对不足。 2.经济资本匮乏。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就业已不单单是能力的较量,也需要强大的经济支出做保障。早已“债台
6、高筑”的经济困难毕业生一边面对着高额助学贷款的还贷压力,一边为制作简历,外部形象包装,异地求职交通食宿、通讯、招聘会门票等等高昂费用焦头烂额。 3.人力资本欠缺。人力资本就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贫困地区地理条件偏僻,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学生大学期间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掌握现代城市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而寒门学子大多进入大学后迫切希望通过“苦读”这一独木桥转变命运,相对没有太多时间锻炼自己的社会阅历,培养语“资本”缺失与心理困境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这无形中削
7、减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心理困境 1.心理自卑。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尤其是入校后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贫富差距的明显表露更容易导致他们自卑心理的产生,加之现在活跃在各级学生团队、组织各种社会活动的,大多是家庭条件优越的所谓“富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的概率很低,[3]这种恶性循环与缺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寒门学子的就业竞争力。 2.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经济困难大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山沟,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因此刚一毕业就把目标定位在高
8、薪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此类行业要求普遍较高,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来说,争取到这种岗位的机会更低。因此,过高的择业期望值和不良心态使得困难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 三、高校资助工作视阈下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与帮扶策略探析 (一)以科学认定为起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经济资本” 1.健全认定体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活指数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