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9292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常见多发病,30~50岁妇女是多发人群。子宫肌瘤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女性流产、不孕、排尿障碍等。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式。息县第二人民医院对比了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其单个肌瘤不小于5cm、经过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除外宫颈癌、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将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7.3±6.2
2、)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6.9±3.8)个月;肌瘤直径2.6~6.5cm,平均直径(5.3±1.8)cm;多发性肌瘤21例,单发性肌瘤49例;浆膜下肌瘤18例,肌壁间肌瘤5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8±6.3)岁;病程4~23个月,平均病程(7.1±3.7)个月;肌瘤直径2.7~6.4cm,平均直径(5.2±1.6)cm;多发性肌瘤20例,单发性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19例,肌壁间肌瘤5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肌瘤直径、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且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成功后于下腹部作一正中切口,暴露子宫后将垂体后叶素6U加入300mL的0.9%NaCl注射液内静脉滴注;于病灶最突出处将子宫平滑肌层切开,剔除肌瘤,缝合切口,盆腹腔清洗后关腹。 1.2.2观察组施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依据腹腔镜手术常规操作,于脐上缘作一长约1cm的弧形切口,使用10mmTrocar穿刺,并建立气腹。植入腹腔镜后于左、右下腹分别作一切口,使用10mm、5mmTrocar穿刺,并植入相关腹腔镜器械。于病灶最突出处采用电凝钩切开肌瘤表面,完整剥出子宫肌瘤,可吸收缝线缝合
4、浆肌层,将肌瘤粉碎后经套管取出。气腹关闭后缝合腹壁切口。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随访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珋x±s),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有关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0.05)。 2.3术后随访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残留或复发率、二次手术率以及症状无好转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给予治疗,传统术式便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发展成熟,亦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对各种类型的子宫肌瘤患者均较适用,且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易于接受,但是对机体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亦较多,而且手术过程中有可能触及到其他组织或器官,容易导致损伤或感染,从而影响术后患者恢复。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轻、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且术中较少涉及其他组织或
6、器官,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手术对机体的损伤,但是操作相对复杂。 本临床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创伤轻、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与其优势一致。而两组患者的残留或复发率、二次手术率以及症状无好转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手术效果。综上,值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满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