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8898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基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敢问,善问、勤问、乐问,那么,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发挥出来,学生兴趣就能激发出来,真正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在和谐的
2、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异常活跃。教师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交谈的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从而敢问。教师应公开告诉学生:老师的话不一定是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质疑;权威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大家都可以怀疑,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说,多说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采用“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如此激励学生研讨交流,说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惑和奇思异想。 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拼命挖
3、山是不是真愚?祖祖辈辈把生命消耗在挖山上是否值得?能不能背井离乡去平原地区生活呢?挖山是否破坏了生态环境,违反了自然规律?又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的观点是否正确呢?“忧患”是否一定让人生存发展呢?“安乐”是否也一定让人死亡呢?如果学生都能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那么教学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何
4、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必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提问的精神外,在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敢于提问”向“善于提问”发展。 1.从课文的题目质疑。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质疑,能够纲举目张。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从课题入手质疑。如《神通广大的基因》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神通广大的基因”这个课题,让学生质疑:基因怎么神通广大呢?神通广大在什么地方呢?带着问题让学生去读书,在文中寻找答案。 2.从内容
5、的对比处质疑。有些课文的内容,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容对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对比质疑,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匠心,文章的精华,如《荔枝蜜》一文,课文前面提到“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可后面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处地方比较质疑,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对蜜蜂感情的变化。4 3.从内容的关键处质疑。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是牵一发动全身之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便抓住内容的关键处质疑,对帮助学生理
6、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到:“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中心句质疑:好好的雷峰塔,作者为什么希望它倒掉呢?从而引出雷峰塔是一座镇压的塔,是象征封建势力的塔。 当前一些学生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满堂灌”“大包干”,或者问题都由教师事先在教案上没计好,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出,并用一种标准的答案回答老师,学生根本就没有
7、提出问题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教师要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型等。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勤考,勤讨论,勤质疑。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给学生留些“空白”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强烈愿望,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问
8、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并且敢问,乐问。4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给学生多个感官的刺激,思维活了,问题的火花便由此产生了。授课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使课文中的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增强学生对诗的理解,真正领会诗的意境。 当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要由衷地欣赏并给予肯定,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