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84674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胸痹从肝论治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胸痹从肝论治概论【摘要】本文以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胸痹可以从肝论治,并阐述胸痹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是对胸痹治疗方法的一种扩充。 【关键词】胸痹;从肝论治;生理病理基础;病因病机;分证论治 胸痹属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学者认为胸痹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在胸痹发病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七情致病和脏腑相关的角度出发,提出胸痹的发生与肝脏疏泄、藏血功能失调有密
2、切关系,并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就胸痹从肝论治做一概述。 1胸痹从肝论治的生理病理基础 1.1心肝两脏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肝主藏血、藏魂、主疏泄,心主血脉、藏神,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以流注全身,而血行于脉中亦赖于肝之疏泄,故《血证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王冰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由此可知肝除藏血外,亦有调节外周血量的功能。肝藏魂,心藏神,心主宰着人体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
3、调,心情亦开朗。 1.2心肝的经络相互联系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均交于胸中,正如《医贯》云:“凡脾、胃、肝、胆……各有一系,系于心包络之旁,以通于心。”《灵枢·经别》云:“足少阳之脉,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均说明心肝在生理上通过经络相联系;反之,心肝亦通过经络在病理上相应,正如陈无择云:“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 1.3五行相生关系的传变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心属火,且木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五行
4、相生之传变含“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两方面。若心火太旺,势必耗木过多,而致木之不足属子病及母;而肝木不足,生火无力,致火势衰微则属母病及子[1]。 1.4从肝论治的病理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长期恼怒、忧思以及精神紧张可造成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引起垂体———交感———肾上腺系统调控异常,使儿茶酚胺分泌量明显升高,引起血液系统高黏倾向,血小板聚集增加;另外,高级神经活动紊乱,可使交感特异性通路调节异常,从而引起血管运动功能紊乱,血管紧张性升高,微循环严重障碍[2],均可使心肌缺血缺氧而致心痛。 1.5从时间
5、医学谈从肝论治变异型心绞痛多发于休息时,无明显诱因。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多发生在后半夜,凌晨睡眠欲醒或醒来时[3],或清晨稍活动(如翻身、穿衣、洗脸、刷牙)时,而白天进行较多大量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时往往不发作[4]。《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平旦由肝所主,肝为心之母,平旦肝木当旺,阳气升发,则心气、心阳得以升发,因此冠心病患者清晨时病情多由夜间的加重转为平静。清晨5~7点钟为卯时,由肝所主,为肝木当旺,阳气升发之时,而较固定的在清晨发生心绞
6、痛者,多由肝升发阳气无力,不足以温煦筋脉,脉寒则收引而发作[5]。 2胸痹从肝论治病因病机 胸痹从肝论治的基本病机为肝心失调,即木火母子失调。具体可分为虚实二证:实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痰阻、肝郁化火、肝风内动、心脉闭阻;虚证为心肝血虚、心肝阳虚、心肝气虚和肝肾阴虚。 2.1情志失调由于忧思郁怒,肝失条达,则气机郁滞;气滞则血行不畅,导致心肝血瘀,阻痹脉络;肝郁日久致疏泄失常,木不疏土,则脾运不健,聚湿生痰,痰停胸中,则阻滞心络而致心痛;若肝郁日久生热化火,肝热与痰浊互结,阻闭心脉而致胸痹心痛,故《证治汇补》
7、曰:“气郁痰火,忧恚则发,心膈大痛,次走胸痛。”若肝气郁久化火耗伤肝阴,阴不制阳,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夹瘀结痰,闭阻心脉而致胸痹心痛。 2.2肝肾阴虚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之间关系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故肝肾阴阳息息相通,协调平衡。如果久病或情志内伤,阳亢耗阴,使肾阴亏虚,可引起肝阴不足,日久则肝肾阴液俱亏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故《杂病源流犀烛》曰:“曲运凡机,为心之劳,其证血少,面无色,惊悸,盗汗,梦遗,极则心痛。” 2.3心肝阳虚肝藏血,心主血,足厥阴肝经与手厥阴心包经有经络相通,因此肝经有病可影响到心。若肝经有
8、寒,影响于心,可使心肝同病;肝经寒凝气滞不解,母病及子则心阳痹阴不通[6]。(责任编辑:admin)2.4心肝气虚木可生火,肝气不足,无力资助心气,日久则致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以致气虚血滞而心痛,故《诸病源候论》曰:“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若气血之病不愈,久则势必损及阴阳[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