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46343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韩玉刚苏桂珍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于郜小学261300当今,环境问题己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雾霾等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小做起,学校教育义不容辞。下面我们来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的一些做法:一、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现行人教版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
2、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了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H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家乡,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
3、意识。二、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低年级课木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人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小学生抽象思维、逻辑
4、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的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学《清清的溪水》吋,授课一开始,教师播放音乐,边在黑板上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境。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像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冋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景。再让同学们通过反
5、复朗诵第一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一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像,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吋,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这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认识到原因之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怎样改变现状,换回我们的碧水蓝天?请冋学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建言献策,发言后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四、加强学科整合,增强学生环保认识环境教育是新兴的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小学的诸多学科又都蕴含着环境教育因素,因此,应依据学科特点,挖掘
6、环境教育素材,找准切入点,有0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深化、扩充,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各学科泛出“绿意”,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如:我们学校整合了语文课堂和思品课教学,不断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助其确立环保意识,培养环境道德。语文课与科学课相结合,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了环境知识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原因,还知道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和方法,形成了较强的环保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社会课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人U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环保形势非常严峻,每个人都应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紧扣环境教育,各学科有机结合,让各科教学纷纷泛出
7、点点“绿意”。现在的小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宰,他们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下一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语文课是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把环保教育冇机地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深切感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