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曹小云(江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14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58-02【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的方法与护理经验。方法分析67例心脏术后满48小时不能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结果1例出现严重的营养素机械性食道梗阻,在肠内营养治疗3天后10例出现腹胀、8例腹泻,10例在肠内营养的第一天出现血糖紊乱。结论切实做好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及时处理能有效地保持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心脏术后特殊病人早期的
2、营养供给。【关键词】心脏术后肠内营养护理心外科病人由于术前长期的心功能不全,且多为中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术后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长,不能经口进食,且要控制补液速度及补液总量,而早期加强营养支持对维持患者机体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极为重要,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液的种类繁多,价格低廉,胃肠内营养(EN)已成为了心外科患者较好的营养途仫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26例、女41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年龄58岁,34例行瓣膜置换术,19例为冠脉搭桥术,6例为房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8例为瓣膜置换同期行冠脉搭桥术。肠内营养均是呼吸机
3、辅助呼吸患者,肠内营养的时间在3〜25天,平均为20天,心功能在III级以上。2结果木组1例出现严重的营养素机械性食道梗附,10例在肠内营养治疗3天后出现腹胀,8例出现腹泻,10例出现血糖紊乱。所有患者均无胃肠道复合伤及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最后8例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余59例患者顺利脱机痊愈出院,无发生术后营养不良。3观察与护理3.1体位的护理由于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体位可直接影响鼻饲是否顺利进行,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董春辉等[1]对15例患者1263例次鼻饲采取不同床头角度观察发现,头部抬高<30°比30〜35°发生呛咳显著增高,因此头
4、高30〜35°是安全顺利鼻饲的体位,冇助于防止误吸。所以患者鼻饲吋头部应抬高30〜40°或半卧位,可防止体位过低营养液反流而发生误吸。3.2肠内营养液的护理本组使用的营养液主要为瑞素或瑞代/介格低廉,是营养完全的复方制剂,与正常人普通饮食成分相类似,为500毫升容量。在开启后用50毫升注射器抽吸,每次吸完后余液用匹配的橡胶瓶塞密封瓶口加盖无菌纺纱置于4°C冰箱内备用。要尽量做到现配现用,溶液开启后不得超过24小吋,以防细菌滋生。3.3营养管的护理3.3.1鼻饲前首先确保在营养管在胃内。输注肠内营养液前需先确认鼻胃管是否在胃内,只奋明确喂养管位置,管路通畅,方能放
5、心使用。通常采用的方法冇从胃管抽出胃液,听气过水泡音,现在也可以通过测定吸出液体pH值、X线照片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如抽不出液体吋,应注意胃管是否在U腔或咽部,或者胃管插入过浅、过深等。需调节胃管的位置,直至抽出胃液证实在胃内。3.3.2每次注入肠内营养液前线抽吸胃液,并观察胃液颜色,如呈咖啡样或鲜红色应留取标本,暂停鼻饲通知医生。3.3.3预防肠内营养管堵塞针对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喂养管需要定期冲洗,在连续性胃管3-4小吋需冲洗一次,可以用20-30ml温水冲洗。而间断性喂养管更需在鼻饲前后、喂药前后进行冲洗。冲洗的液体量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冇限制液体情况,尤其是心脏术后忠者心功能较差的
6、忠者。3.4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胃肠道并发症是困扰肠内营养治疗的主要问题[2],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文献报道引起上述症状的因素与膳食的种类,、药物、细菌的污染、胃肠动力等因素有关[3】。本组有10例腹胀不适,8例发生了腹泻,腹胀腹泻通常发生于肠内营养开始阶段[4]为了减轻症状减少鼻饲量和次数外,更应注意营养素用输液泵匀速泵入,且要循序渐进,第一天从20ml/h泵入,无肠道症状,第二天可以30ml/h,再无症状第三天以后可以50ml/h。营养液在营养管外端用输液加热器预热至37°C左右为宜,能冇效减轻肠道症状。重视病人每天间断的被动运动30分钟左右。在出现严重的肠道紊乱吋应暂
7、停肠内营养,症状消失后再从20ml/h泵入,根据病人的反应慢慢加量。本组10例腹胀患者中奋6例暂停肠内营养后持久腹胀,请针灸科针灸3〜5天好转。4小结临床上要重视肠内营养在心外科术后恢复的中作用,又要根据心外科病人心肺功能不全的现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使肠内营养更广泛,更合理地应用在心外科,使病人得到更快、更好康复。参考文献[1】董春辉,马兰军,张建华,等.卧床高龄鼻饲患者进餐体位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