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18710
大小:1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杨海棠于老师大病初愈,我们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谈着谈着又谈到语文教学。谈到朗读教学,于老师更是特别兴奋。于老师说:“教语文,首先要教好朗读:教好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他又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老师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教好语文的首选之法!”于老师告诉我们,朗读有四大技巧,把握了这四大技巧,也就把握住了朗读。1.停顿题目读过了,要停顿;句号要停顿,逗号也要停顿;段与段之间要停得时间稍微长一些;特殊情况下,没有标点也要停
2、顿。为什么停顿呢?一是时间、空间的变化。让听者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二是思考、想象的需要。阅读要把文字还原为形象,必须有思考、想象的介入。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没有停顿,便没有想象。三是为了变换语气的需要。停顿是能显示语气变化的。艺术求变,不变不是艺术。2.重音谓语要读出重音,读出动感。定语、状语也要读出重音,加以强调。文本中,作者要强调什么,就要读出重音。重音,是朗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3.语气朗读中,语气是最难的。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多数情况下,不太好表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朗读要自然。何为自然?叶圣陶先生说,朗读就像说话
3、那样。读书像生活中的说话那样,才叫自然。把课文自然地朗读出来了,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能读好对话呢?这是最难的。读谁的话必须像谁自己说出来一样。我们在朗读之前,要好好琢磨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心理、境界、情感等。戏剧界有这样一句话,不像不是戏,全像也不是戏,似像似不像,才是好的戏。4.节奏朗读一篇文章,要有节奏——快慢、轻重、虚实等。朗读时,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一篇文章的节奏。拿到一篇文章,要先读几遍,内容、情感把握得差不多了,再看全文的节奏。何处快,何处慢;何处停,何处连;何处实,何处虚;何处重,何处轻,要通篇考虑。不能只见树木
4、,不见森林。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好的文章要能背诵下来,背下来了,朗读的技巧才能自如地运用,才会把课文朗读得更好。课堂上我给学生朗读课文,许多段落、篇目我都是背诵的。学生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他们便有了兴趣,来了劲头,并且感受了课文,朗读的效果也好了许多。”于老师讲了朗读的技巧,又给我们朗诵了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是背诵下来的。从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朗读技巧的实际运用以及良好的效果。课文读完了,于老师泪流满面,我们在场的人也都流泪了。之后,于老师又给我们朗读了一篇低年级的课文《乌鸦喝水》。这次,于老师把这
5、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引得我们由衷赞叹。一位老者,一位带病的老者,能把课文朗读得这么好,又教给我们这么多,令我们在座的既汗颜又感激!(安徽省萧县教体局教研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