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0617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学是研宂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心里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心理学是1879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始的。*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1)掌握心理学,可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有效性;(2)促进心理学的发展,教育是重要因素;(3)当代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注意是心、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昀和集中*注稳定性指的是注意保持在某个认知客体或活动上的时间长短。注意有
2、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1、明确目标任务。2、间接兴趣。3、组织活动的习惯。4、意志品质。*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0的的任务,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的注意。*后象:是指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感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丁•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
3、验的过程。记忆流程包括:编码、存储、和信息提収。*信息储存的形式,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任和回忆。*艾宾浩斯使用“无意义音节”为记忆的材料。遗忘的原因:1、干扰说2、消退说3、动机遗忘说4、提取失败理论。*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1、间接性2、概括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或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解决吗问题的基本阶段一般W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影
4、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一)知觉情境的影响(二)定势的影响(三)功能固着(四)情绪和动机状态(五)原型启发(六)人际关系*有意想象是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的独立性、新颖性、创造性、又可具体分力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1、再造想象:指根据现有的描述,在大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岀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形成方式:(一)综合(二)夸张(三)拟人化(四)典型化*创造性®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变通性2、独特性3、流畅性*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一)
5、准备期(二)酝酿期(三)豁朗期(四)验证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儿点:(一)激发学习动力(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三)培养发展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四)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情绪和情感既是在种族进化中发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第二,情绪广义包括情感,或视为情感的同义语,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第三,情感一词包含“感”字,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情”字也不同于感觉之解。*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特定的对象引发,带有弥散性和持久
6、性的特点。*道德感:是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知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适应和动力功能(二)调节功能(三)信号功能(叫)组织功能(五)感染功能*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叫特定n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意志:是自觉地确定0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一)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二)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三)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
7、相联系的行动意志的基本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持性(四)自制性*人格:是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一致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人格的基本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3、人格的独特性4、人格的社会性*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社会文化闪素(三)家庭环境因素(四)童年的早期经验(五)自然物理因素(六)学校教育因素*气质五好坏之分有关气质的特性和类型详见课本263页。*气质对于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