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ID:2420575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_第1页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_第2页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_第3页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广东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广东唐建新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训练。张志公先生在系统研究了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后,曾经把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线并进,分线合击”,也就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四条线各有自己的训练体系,最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识字从“三百千”开始,写字从“上大人”开始,读书从韵文到骈散的吟咏背诵,作文从对对子到八股,都是有很强的训练成分的。  国外的母语教育也普遍重视通过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法国1995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应该将语言训练和课文学习结合起

2、来,必须具有语文训练、精神陶冶及艺术欣赏之价值。”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有类似的表述。  我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现代语文教育,也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  然而,时至今日,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竟然没有一处提到“训练”,同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仅仅只提到了一次,并加上限定,表述为“科学地训练技能”。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减负,为了纠正题海造成的错误倾向,也为了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积累、感悟、熏陶。  应当承认,前些年的语文教育,在标准化考试的影响下

3、,的确有将训练泛化的情况,使一些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1997年开始的对语文教育的讨论,就是首先拿一些极端化的训练例子来做靶心的。有错必纠,但是,不应该矫枉过正,因为,语文教育不能没有训练过程。  首先看一看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同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也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4、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两部大纲,都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第一重要的根本任务,展开来讲就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项目,严格意义上讲,既有素养的成分,更具备技能的特征。  随着近些年阅读学、写作学以及口语交际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与完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都可以成为一种专门的能力,这一点

5、已经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可。这些能力的形成,只靠感悟、熏陶,也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决不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其间的一些规律和技巧,是需要认真实践反复练习才能认识和把握的,这些能力也需要多次训练才会得以形成。何况,面对悟性不太高的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当感悟与熏陶都不太见效的情况下,我们总不会舍弃训练这一种适宜于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方式,让为数不少的这些学生掉队。  其次,再看一看语文教育的一些具体内容。小到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绝对不可能靠感悟就能够达到的,没有长时间的勤学苦练,幻想出现奇迹是绝对不可能的。大到适应现

6、代社会需要的读写听说能力,即快速浏览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倚马可待下笔成文的能力,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没有哪一项是不需要训练仅仅只靠感悟就能够生成的。至于背诵古代诗文,积累词汇成语,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等,更不可能通过感悟就能够完成,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效训练,才能形成和奠定起坚实的语文功力以及可供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语文基础。  为什么还把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训练”给轻率地取消了呢?笔者以为这是传统的精英教育惯性在思想深处起牵引作用,认为过去的语文没有进行什么训练,也没有做什么作业,靠悟就解决了或者说完成了学习任务

7、。也是当前一些人对语文教育根本性质进行了曲解,不要“工具性”只要“人文性”,进而极端化为“语文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既然只需要进行“精神教育”,当然学生靠“感悟”,教师多“熏陶”,语文教育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根本用不着辛辛苦苦地去进行什么训练。  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除了学习本族语言、传承人类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人格而外,和数学、外语学科一样,仍然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存在一个能不能熟练准确地使用的问题。要达到熟练准确地使用,也就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通过有效的训练,舍此而外,绝对没有其他的终南捷

8、径可走,没有顿悟而成的可能。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基础性,基础的牢固程度,就取决于训练的有效程度。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语文基础,其语文能力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