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

ID:24202282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_第1页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_第2页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_第3页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初探【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7—0102—01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服效率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适应新课改的新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优化语文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挖掘课程资源,拓展课程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内动力。只有学生真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运用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

2、、最有情趣的课,语文也应当是学生最爱好的学科,可是不少学生对语文课却产生了“爱好危机”。但为什么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老师的学生们就那么爱学语文呢?他们是用什么秘诀吸引学生去学习的呢?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点燃”学生爱好,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就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解决这个“关键”的要害在于我们如何在课初的几分钟内帮助学生进行心理预备,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例如我们在教《孔乙己》时,由于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形象,于是,我们不妨设这样几个问题:(1)让同学了解旧社会读书人的

3、穿着怎样;(2)旧社会人们穿着的区别;(3)他们进食的方式是怎样的等。通过一个连续的提问,巧妙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对课文产生浓厚的疑问与爱好。二、运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渲染情境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本身就极富有感染力。这就为教师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首先接受课文的启迪和熏陶,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到统一,讲课时自然就会感情投入,很快进入角色。假如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彼此间灵犀相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爱

4、好。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朗读渲染课堂教学情境,“读得好。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如在教《最后一课》时,我运用有感情的范读创设了庄重肃穆的情境,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韩麦尔先生的课堂之中,此时再来讲解课文则水到渠成。态势语言也很重要。教师随教材内容自然流露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变化和恰到好处的手势与动作,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教材的感情共鸣;另一方面还要密切留意学生表情、动作的反应,并根据此来判定学生感知和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整情境,改变手法,推进教学。教学中的一些强调技巧,如语句的重复、停顿、加重或延缓,动作或表情的大幅度变化,巧妙的激疑问难或设问作答,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展开竞赛

5、,把竞赛意识引入课堂等等,都是创设情境的好办法。三、想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所谓“设置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氛围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然要与情景的节奏相吻合,学生的思考就必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因而也是灵敏的。四、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创设美的情境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象、录音、幻灯、音乐等对创设美的情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

6、文需要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来创设美的情境,使得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把握,用感受补充甚至替代语言,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知识、开启智力、陶冶情操。在挖掘课程资源方面,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个“例子”的价值,拓宽教材、深挖教材也是在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师的每一步行动,都必须以学生需求为准则,脱离了学生的需求,学习的设计都是无用的。母爱是最易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可是用一

7、两句象征性的话说尽母爱显然不行。假如让爱唱的学生唱出母爱,爱画的学生画出母爱,会读的去读,能写的去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表现。编辑:刘於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