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

ID:24190615

大小:65.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_第1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_第2页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探讨盖生久王箴环(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瓦房店116300)【中图分类号】R446.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049-02【摘要】临床上许多疾病伴有纤溶系统的变化。如静脉血栓栓塞、肝病等疾病,离不开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测定,具有敏感性高,可排除诊断;特异性高,结合临床症状可确定诊断;易普及、费用低、创伤小、检测速度快等特点,为相关疾病的诊治及疗效判断提供帮助,是确定有无纤维蛋白降解及继发纤溶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关键词】D-二聚体血栓纤溶D-二聚体的形成:当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使其转变为交

2、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r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r■链相连的2个D片断,即形成D-二聚体碎片[1]。而纤维蛋白原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均没有r链交联的存在,所以只有纤溶酶降解交联蛋白为不溶性稳定纤维蛋白才能产生D-二聚体。对继发纤溶的诊断具有特异性。纤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溶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防止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和清除己在血管内沉着的微量纤维蛋白,以利于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和血循环性正常的进行。纤溶系统内部存在着纤溶激活和纤溶抑制之间凝血和抗凝血,纤溶和抗纤溶的动态平衡,保证血液在流动的非凝固状态下发生它的有效作用。一旦平衡机制

3、遭到破坏,就会发生血栓或出血症状。止凝血实验室作用,通过对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进行测定,来寻找止凝血异常原因,可为许多相关疾病的诊治及疗效判断提供帮助。1静脉血栓栓塞的应用D-二聚体实验检测在血栓形成中的灵敏度达到90%〜95%,虽特异性仅为50%,但阴性预测值可达95%以上,已迅速用于静脉血栓栓塞诊断中。局限性:特异性在50%左右,如果D-二聚体实验室结果为阳性,其中50%病例为血栓症,另外50%病例为其他临床症状:如炎症、癌症、血肿、术后、出血、怀孕、老年人等。任何D-二聚体实验结果阳性的病例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D-二聚体作为独立诊断试验,当怀疑静脉血栓的病人做D-二聚体

4、检测,测定值小于正常参考范围,可排除血栓症,避免做静脉照影检查,不须治疗。测定值大于正常参考范围,进一步临床辅助检査,无血栓症,不需治疗;冇血栓症,进行针对性治疗,此性能经临床验证,可排除诊断,易操作;不用任何前期试验可对每一位病人直接测试,费用低;降低辅助检查次数;操作人员少,快速出报告,对病人最小限度创伤,降低创伤检査次数。2D—二聚体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D—二聚体改变往往出现在DIC发生之前,从而提示DIC早期诊断依据。DIC病人,D—二聚体水平都明显地比正常人为高,但目前还没冇文献报导说单独用D—二聚体检查能确诊DIC,而且必须同吋配合其它血液学检查及病

5、人的临床症状,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虽然DIC检测项B并无严格的规定,每个医院的检测项目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包括.•PT、APTT、FIB、TT等凝血四项,夕卜加PLT、FDP和D—二聚体三项DIC的关键指标。3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急性期D—二聚体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继发纤溶增强,其增高的幅度与脑血管病的发病程度成正相关,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高凝状态的观察和病情发展及疗效判断的良好指标。在陈旧性血栓形成时,它不升高,奋助于病情的观察和新旧血栓的鉴别。因此,D—二聚体是确定冇无纤维蛋白及继发纤溶的一项奋价值的指标。即检测D—二聚体如阴性,则基本可排除血栓形成。血浆D—二聚体

6、测定是反映己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是血栓本身被溶解的直接证据。根据现冇溶栓治疗的经验,在溶栓药物治疗下,血栓迅速溶解,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如溶栓药物己达疗效,则D—二聚体水平在迅速升高后,很快下降。若D—二聚体含量升高维持在一定高水平,则提示溶栓药物的用量不足。故D—二聚体作为监测溶栓药物的疗效判断指标,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4肝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变化D—二聚体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均明显升高,其中以HBeAg阳性组升高为著,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提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纤溶性增强。D—二聚体检测,对于判断病情程序,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均有意义。

7、肝硬化进行期病人有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检测升高并与病情相关。5妊高症及先兆子痫的纤溶系统的检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D—二聚体是不升高的,所有临床诊断的先兆子痫患者D—二聚体均水平升高,II与无并发症的孕妇无重叠,可用于助诊先兆子痫,以防止止凝血异常的风险。总之,临床上很多疾病伴有纤溶系统的变化,原发性纤溶主要底物是纤维蛋白原,并无产生D—二聚体。继发性纤溶,主要底物是纤维蛋白,其特异性降解产物为D—二聚体,反映体内血栓中纤维蛋白受到降解,鉴别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随着研究的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