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76232
大小:219.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21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書的用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古今字古今字是歷史造成的一詞多形現象。一個詞的不同書寫形式,通行時間往往有先有後,在先者就是在後者的古字,在後者就是在先者的今字。是文字記錄詞時分工精密化的要求古今字形成過程上古時代,由於詞義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一字多義的現象很普遍,為了保證文字表達語言的明確性,人們通過文字分化的途徑來分散原來由一個字代表的多個義項。我們把用來分擔職務的新造字稱為分化字,把分化字所從出的字稱為母字。性質:相對性。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誼”:“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為古則
2、漢為今,漢為古則晉宋為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為古文,小篆、隸書為今文也。”來源1、把母字稍加變化古文字借“母”字表示否定詞,到戰國時代,有人把“母”字的兩點連成一線曳出,分化出“毋”字專門表示否定詞。再如:“巳”→“己”、“刀”→“刁”、“荼”→“茶”、“氣”→“乞”、“角”→“甪(lù)”、“洗”→“冼”、“大”→“太等,都屬此類。2、加注形符第一,分化字表示本義。例如(母字在前,下同):它→蛇莫→暮暴→曝縣→懸正→征禽→擒州→洲北→背益→溢原→源第二,分化字表示引申義。取→娶
3、解→懈景(日光)→影奉→俸竟→境反→返坐→座兩→倆、輛、緉第三,分化字表示假借義。師→獅戚→慼栗→慄3、改換形符振→賑赴→訃綿→棉畔→叛說→悅張→脹、帳錯→措4、加注聲符食→飼自→鼻晶→曐(星)5、改換聲符華(huā,1花、2從當中剖開;huá,1光彩、光輝,2光暈、3美觀、有文采、4浮華、5精華、6頭髮花白、7華夏)→花潦(lǎo雨水大、liǎo不工整、不認真)→澇應當注意的問題:1、有些古今字是一對多的關係:奉→俸、捧采→採、彩、綵辟→嬖、僻、閉、避、譬2、古人理解的古今字的範圍很寬。鄭玄給《
4、禮記·曲禮下》“予一人”作注說:“余、予,古今字。”(古今字的概念最早出現在這裡)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裡,第一人稱代詞“余”都寫作“余”,用“予”表“余”不會早於春秋時代。從歷時角度看,“余”、“予”是古今字的關係,但是“予”對“余”沒有分化的作用。3、古今字與通假字之別(1)平面不同:古今字是歷時的,通假字是共時平面的。(2)古今字的對應關係是固定的,通假字之間的關係是臨時的。二、異體字異體字就是形體不同,但記錄著同一個詞,即“音義皆同”的字。異體字產生的途徑:1、造字方法不同。例如:凷—塊體—體、
5、軆淚—涙嶽—嶽岩—巖筆—筆災—災、烖2、同為表意字而偏旁不同。例如:塵—塵骵—體災—災3、同為形聲字而偏旁不同:①形旁不同。鳥、隹通用:雁—鴈雞—雞彳、辵、足、走通用:踔—趠蹊—徯遍—徧跡—跡言、口、欠通用:詠—詠歌—謌嘯—歗訢—欣②聲旁不同線—線袴—褲啼—嗁煙—煙③形符聲符都不同村—邨訴—愬跡—蹟剩—賸4、偏旁相同但配置方式不同。例如:和—咊棋—棊群—羣夠—夠裏—裡滙—匯峰-峯三、繁簡字在表示同一個詞和意義的字中,筆劃多的叫繁體字,繁體字被簡化後筆劃少的叫做簡體字。特指1956年國務院公佈的《漢
6、字簡化方案》(1964年3月文華部、教育部、文改會《關於簡化字的聯合通知》又作了補充規定和局部調整)所規定的簡體字2238個,代替2264個繁體字。簡化漢字的方法1、省改繁體字的筆劃或偏旁。例如:亂→亂單→單積→積燈→燈爲→為務→務鶺→雞運→運時→時長→長2、另造筆劃相對少的新字。例如:驚→驚護→護薼→塵蠺→蠶3、合併通用字(同音替代)。①本字——假借字關係榖→穀醜→醜彊→強枼→葉(“葉”本是“協”的異體)②假借字——假借字關係隻→只纔→才③母字——分化字關係裡→裏舍→捨雲→雲系→係④其他於→於寘→置徵→
7、征齣→出注意問題1、同形字有的簡體字與古籍中的某個字形相同,但讀音和意義均不相同,這樣的兩個字叫同形字。如:術—术蟲—虫適—适葉—叶葉(ye)2、同音替代字有些簡體字來源於意義不同的同音或近音字,繁體字簡化以後,簡體字一字兼二職,這樣的字叫同音替代字。如:僕—僕鹹—鹹徵—征榖—穀醜—醜裡→裏脩—修閗—鬥3、幾個字共簡為一個形體。如:獲、穫→獲盡、儘→盡歴(經歷)、曆(曆法)、暦→曆發(出發)、髮(頭髮)→發復(反復)、複(複雜)→複乾(幹濕)(在“乾坤”中不簡化)、幹(才幹)、榦(樹幹)→幹四、通假字1.
8、通假與六書假借的區別2.通假現象產生的原因3.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的關係4.通假字的辨別1.通假與六書假借的區別六書假借是“本無其字”,長期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臨時、個別地方借用(有的沿用成習)。通假是臨時寫“別字”2.通假現象產生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本來就是允許和存在著借音表義的。另外,漢字在隸變之後,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復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計,也自然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