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6245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而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勤于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始进取。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的语文,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搞好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陶行知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是创设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从权威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共探讨同研究
2、的引导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火花。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 首先,教师和学生人格上要平等。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他的人格都要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树立“无差生观”。要变看不到学生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其次,教师和学生知识上要平等。教师要特别认识到现代信息化时代,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可能逊于他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
3、建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当然,仅仅是伙伴关系还远远不够。我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高级合作伙伴。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独特引导作用。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优势和文化优势,能够对教学活动做出预先的科学设计,变教学过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在“民主”的人文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设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是可笑的或错误的。当然,如在鼓励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把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向深入。在教读《木兰诗》分析
4、木兰的形象时,一位学生提出“木兰爱美”,学生们一下子笑了起来。作为教师的我,发现了学生的创新火花,首先肯定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但不能单纯停留在“发现”上,于是我进一步提出:“怎样理解木兰爱美呢?是不是和我们女孩子每天早晨打扮的心理一样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木兰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一举动恰恰表现出木兰回家后的激动,喜悦的感情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为多侧面地分析理解木兰形象,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有的学生就提出:“木兰辞官的行为难道不是自私吗?”我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能说自私,当时的社会是不允
5、许女子做官的。”答案准确与否可待商量,但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探究学习的过程才最具价值,它直接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解疑答难的阅读习惯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创新的火花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捕捉,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 三、让语文课异彩纷呈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那么,语文课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活动起来,进行又一层的思维训练。初中生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我设置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课本剧表演课,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这场“戏”。他们的积极性很高,
6、只一天功夫,“戏”便出炉了。“小演员”非常认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他们还挖空心思,调动道具、场景等一系列演出手段,把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当然,这还不能单纯停留在表演上。课下,我让学生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课文中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得是否到位;2.课文中没有的,表演者补充是否恰当;3.完全脱离课文的创新内容是否合理。 这节课我让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走了出来,又自然地回到课本的语言中去。在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注重了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拓宽了学习渠道,增加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