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54797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诊断分析卢炬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665000【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进行CT检查的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CT征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CT诊断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CT表现I型22例(28.57%),II型10例(12.98%),UI型45例(58.44%)。结论16排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
2、、合理的救治,提高临床救治率。【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一种心血管危急重症,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起病突然,疼痛剧烈,可出现休克或压迫症状,由于临床表现复杂,有相当患者因误诊为其他疾病而迅速死亡。笔者对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进行CT检查的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77例患者为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急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9例,年龄37〜68
3、岁,平均50.5岁,发病时间lh〜1周。临床症状均以胸闷、胸痛为主,可伴有烦躁、腰痛、腹痛,部分患者腹痛剧烈。6例向头颈部及下腹部放射。4例仅有胸闷不适,3例症状不明显。合并高血压60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9例,其中同时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8例。1.2方法:全部病例采用GE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仰卧。检查范围为胸廓入U与盆腔底之间,探测器的宽度为0.75mm,重建间隔与重建层厚均为0.625mm,FOV为380mm,螺距为0.984:1。采取平扫与增强扫描相结合的方式。选用腆海醇作为对比剂,剂量为80ml-100mL,注射速率控制在4-5mL/s,视当吋的
4、扫描结果和病变累及的范围情况增加扫描层面和延迟动态扫描,以轴位为主,结合结合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人密度投影与容积再现等血管成像处理方法进行诊断。1.3主动脉夹层分型[2]根据血管内膜的撕裂部位与病变的累及范围,将苏分为三个类型,I型:血管内膜病变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向远端扩展明显超出主动脉弓,其至达到降主动脉、腹主动脉;n型:病变累及范围局限性于升主动脉;in型:血管内膜病变破u位于降主动脉的近端,病变向远端扩展累及降主动脉、腹主动脉。2结果77例患者,CT表现CT表现I型22例(28.57%),II型10例(12.98%),III型45例(58.44%)。
5、CT平扫中,均见病变部位的主动脉扩张或各段管腔大小不成比例。血管内膜钙化向腔内移位≥5mm者11例。增强扫描全部显示撕裂的内膜片,呈现线形低密度影,断层像上呈现弧形,二维重建像呈现直线状或螺旋状低密度线状影。本组114例(100%)均见病变主动脉不同密度双腔征象,其中25例显示在假腔内冇更低密度的充盈缺损,提示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占32.46%,16例显示破裂内膜UI,占20.77%。其他表现为:部分患者显示心包腔积液、主动脉影增宽、胸腔积液等。伴奋肺部炎症7例(9.09%),显示左肾功能受损5例(6.49%),左肾动脉发自假腔2例(2.59%)。3讨论AD
6、A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内膜和中外层之间,因压力较人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形成的真假两个通道。少数患者也可能没冇内膜破裂而是由中层出血形成夹层。是一种发病凶险、预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典型者,容易及吋明确诊断,但有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1】。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高,临床误诊率高,导致早期治疗不明确,CT扫描是0前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该组病例,主要应用16排CT血管成像技术,图像采用专业的系统进行处理,以轴位为主,结合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与容积再现等血管成像处理方法进行诊断,对破U的位
7、置、分型、累及范围、真假腔、撕破的内膜、夹层的旋转方向、血栓形成等进行正确的判断。笔者对接诊的77例ADA患者,急诊进行CT扫描检查诊断:I型22例,II型10例,III型45例,保证了诊断的效率与质量,为病人的及吋救治提供了宝贵的诊断依据。“双腔征”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特有征象,CT增强扫描真假两腔可冋吋显影或假腔显影与排空较真腔稍延迟,表现双腔密度存在不同的差异;内膜片的形态有助于真假腔的鉴别,因为真假腔的压力不等,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内膜片呈现弧形;由于真腔压力较大,因此内膜片的凹面面向真腔,冋吋在假腔管壁与内膜片之间形成类似鸟嘴形状的锐角,称作喙征(beaksi
8、gn)[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