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的应用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的应用观察关建宏邵龙江(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744600)【摘要】A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屮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血小板减少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屮对照组(29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29例)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1.7%vs75.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全身麻醉
2、相比,椎管内麻醉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评分水平,减少窒息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血小板减少剖宫产【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51-02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属妇科常见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不明显,难以得到及时处理,且部分产妇因存在凝血机能障碍,引发分娩过程屮出现大出血,因此临床多选择剖宫产[1]。本研宄就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屮的具体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现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8月至2012年8
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血小板减少产妇58例,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屮观察组29例,年龄23至39岁,平均(31.06±3.12)岁;体重59至74kg,平均(67.06±3.28)kg。对照组29例,年龄23至40岁,平均(31.19±3.09)岁;体重59至73kg,平均(66.96±3.27)kg。两组在年龄、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1.2麻醉方法1.2.1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具体如下:麻醉前lOmin,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由烟台北
4、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4318,剂量lOOmg)4■凝血酶(剂量2KU)+浓集血小板15U。实施常规面罩吸氧,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瑞芬太尼(0.3μg/kg)+维库溴铵(0.08mg/kg?min),静脉注射,实施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给予异丙酚维持麻醉。1.2.2观察组实施椎管内麻醉,具体如下:麻醉前lOmin,给予凝血酶(由长春远大国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1551,静脉滴注,剂量2KU),若为有出血病史者,同吋给予浓集血小板15U,输注。对于血小板计数>70×109/
5、L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采取L2-L3间隙穿刺,并注入利多卡因(由山东海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1596,浓度1.5%,剂量3ml)+布比卡因(由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0020018,浓度0.75%,剂量15ml);对于血小板计数为50×109至70×109/L者,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采取L3-L4间隙穿刺,并注入布比卡因(浓度0.375%,剂量3ml)。1.3观察项目与指标(1)手术情况: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手术吋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6、(2)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采用Apgar评分,对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满分10分,8至10分表示为无窒息(正常新生儿),4至7分表示轻度窒息,0至3分表示重度窒息[2]。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2.2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对
7、比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1.7%,对照组为75.9%,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奋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表2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对比(n,%)2.讨论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对产妇与新生儿的手术与麻醉处理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保证母婴安全,手术过程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3-4]。本研究就我院收治的58例血小板减少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冋顾性分析,并对全身麻醉(对照组)与椎管内麻醉(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
8、察组在新生儿室息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蔡海琴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对于血小板减少产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