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

ID:24146137

大小:67.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_第1页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_第2页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_第3页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温针灸临床观潘青花(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春城集镇社IX卫生服务中心212404)【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操作方法对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就诊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以往针灸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痛的针灸穴位基础上筛选中脘、内关、足三里三穴,针后加温针灸。结果:经针刺、温针灸1个疗程后,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达到92.2%,【关键词】胃脘痛(脾胃虚寒)针刺温针灸辩证【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29-02胃痛乂叫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以

2、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特征[1],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等上消化道症状。发病特点:有反复的发病史,发病前有明显诱因,如天气变化、情绪激动、饮食失常,过饱、过饥饿、进食生冷干硬等。丙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腹部疼痛病症为主要表现的均可按照胃痛的辩证分型论治。针灸治疗取穴多在足阳明胃经,乂因足太阴与足阳明相表里,选取脾经相关穴位,多以胃脘部局部诸穴为主,具体选穴方面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寒热虚实,辨别病在气在血及不同脏腑,配合艾灸或火罐治疗。1.1临床资料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就诊90

3、例辩证为脾胃虚弱胃脘痛患者,其中门诊30例,住院60例,年龄为18-65岁之间,以50到65岁的中老年居多,男性36例,女性54例,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18例,消化不良22例,胃溃疡17例,其他33例。病程最长为两年,最短3个月。根据中医内科诊断标准,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得热痛减,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等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弱症的患者入选本次研究。并排除合并冇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2.1方法按针灸学教材取穴方法,选取患者“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配穴为

4、“胃俞”、“脾俞”、“章门穴”、“神阙穴”。除神阙穴只灸不针外,.其余诸穴针刺均用补法,每次针刺治疗治疗后重灸中脘、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穴。上述诸穴均以25〜75mm毫针针刺,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补法2〜3分钟,•其中中脘直刺1〜1.5寸,使患者感局部酸胀沉重,胃部有收缩感,足三里直刺1〜2寸,使患者酸胀麻电感向下扩散至足背,冇吋可向上扩散至膝,脾俞和胃俞向脊椎方向斜刺0.5〜0.8寸,章门穴针尖向正中线方向斜刺0.5寸,勿刺入胸腔,捻入捻出,三阴交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继之施以温针灸。温针灸方法为在要进行温针灸的针柄上紧贴皮肤置1〜2层纸,取2〜3cm长的艾条段点燃后,将点燃的艾条

5、段火面向下插于针柄,以患者感受温热且能耐受为度,如患者感觉温度太高,可根据情况将针略提出一些或可以再加一层纸,至艾段燃尽后再置一段,一般两个艾条段燃烧完为一小吋,神阙穴灸前将鲜生姜切成片,厚度0.2〜0.3cm,约五分硬币之厚度,面积大于艾柱的底面。再将姜片中央穿刺数个小孔,置于神阙穴上,然后把蚕豆大小样艾柱置于姜片上,灸4〜6壮,若姜片烤干皱缩,或感觉灼热吋更换姜片,务必使温热透入肌肤,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取针要待针柄冷却吋采取补法,并在取针后对诸穴加拔火罐。每日治疗一次,每周五次,4周为一疗程。,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的标准》[3】制定的疗效标准,若患者胃脘部疼痛症状或其他临床表现均

6、消失则判定痊愈;若患者胃脘疼痛症状或K他临床表现奋所减轻为进步,若胃脘部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3.1结果本组9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患者中,临床痊愈32例,显效29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治疗时间最短者为15天,平均发挥治疗作用时间为22天。其中,对改善患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热痛减症状疗效最好,改善四肢不温疗效稍差。4.1讨论脾胃虚寒,病因:寒邪犯胃或过食生冷等导致寒积中焦,病程迁延日久,不通则通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得热痛减、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等。针灸治疗当取穴

7、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胃俞、脾俞、章门穴[4】。中脘与胃俞、章门与脾俞为俞募配穴法,胃俞为背俞穴主治胃中寒胀[3】,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肠的常用穴位。三阴交为脾经穴,亦是足三阴经交会穴,主治消化系统病症,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弱证。艾灸治疗具有温中散寒,通络缓急止痛之效。从临床结果来看单纯针刺治疗较针刺配合艾灸治疗效果差,脾胃虚寒症用此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调理脾胃散寒止痛的效果,配合以艾灸疗法能增强其散寒止痛,活血通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