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地震伤的救治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ID:2413437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_第1页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_第2页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_第3页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_第4页
资源描述:

《11例地震伤的救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例地震伤的救治【摘要】对11例由前线医院转入的地震伤的救治进行总结。除1例遗留截瘫外,其余全部治愈。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避免了截肢;3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但未发生气性坏疽。诊治重点为对严重下肢挤压伤彻底清创、充分引流,以防止挤压综合征和气性坏疽;及时发现和治疗胸腹脏器伤的延迟性破裂【关键词】地震;创伤;挤压伤;厌氧菌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7万多人[1]。此次“5.12汶川8级大地震”又一次给我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提高地震伤救治水平,降低

2、今后灾害造成的损失,现结合我科2008年5~7月收治由前线医院转入的11例地震伤,总结救治体会。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2~76岁,平均52岁。伤后转入时间8天8例、9天3例。ISS值9~50,平均26.8;9例为多发伤。  2损伤情况轻型脑伤3例,胸伤8例(均有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肺挫伤),腹伤2例(均有脾破裂,1例并十二指肠挫伤延迟性破裂);骨盆骨折4例、脊柱骨折6例(伴截瘫1例)、四肢伤8例(除1例小腿挤压伤外其余均有骨折,开放性3例、闭合性4例,上肢2例、下肢5例);4例挤压综合

3、征,3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  3治疗方法转入前作脾切除、脊柱内固定、筋膜室切开各1例,清创缝合3例;1例曾做血液透析。转入后立即将3例已感染伤口拆除缝线敞开引流;后行十二指肠修补加脾切除1例,胸腔引流和穿刺各1例,骨折切开整复内固定4例,小腿严重挤压伤反复清创切除1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使用抗生素;同时治疗老年心肺合并症。  4结果11例均治愈。剖腹术后病例恢复顺利无并发症;1例脊柱手术后截瘫无改善;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反复清创后治愈,全组无截肢和其它严重致残。转入时已感染伤口均愈合

4、;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的3例未发生气性坏疽,伤口愈合。  讨论  地震的摧毁性破坏使震后救援难以及时进行,多数伤员不能在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内得到治疗,造成令人遗憾的死亡。如何改善地震伤的及时医疗救助,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浩大工程。  前线医院组织仓促、伤员众多、条件困难,加上医疗队员日夜辛劳、疲惫不堪,初期诊疗中难免漏诊和治疗缺陷。因此,对转入伤员应做全面检查,避免多发伤的漏诊;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创伤后并发症如损伤部位感染、引流不畅、脓毒血症、肺不张、肺水肿、凝固性血胸、水电解质紊乱、失血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5、和低氧血症等。转运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也应予注意,如脊柱骨折搬动后引起瘫痪、肋骨骨折或肺内血肿导致延迟性血气胸、实质器官血肿扩大和破裂、骨盆骨折移动造成复发出血或毗邻器官损伤等。本组1例多根肋骨骨折,因开放性骶骨骨折不能平卧,伤侧卧于伤后20天引发延迟性大量气胸,胸腔引流治愈。胃肠挫伤后也可发生延迟性破裂,1例十二指肠破裂发生在伤后13天;手术同时发现已无活动性出血的脾门破裂,老年高凝状态可能是幸存因素之一。  头、胸和腹部伤多数在未获救治前已死亡,后送伤员常面临的问题是下肢严重挤压伤。因受压时间长,多有广泛小腿肌肉

6、坏死,易引发挤压综合征和合并感染。唐山大地震的报道显示,挤压综合征死亡率为20%~40%[2]。注意伤员有无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等表现,需要时做血液透析。受压时间长、移除重物前未束扎肢体近端、切开减压不及时或不彻底,都更易导致挤压综合征。本组1例筋膜室切开后仍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患肢肿胀不减轻,提示病灶处理不彻底;后经7次反复清创,坏死肌肉完全切除后转危为安。  本组3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但临床无气性坏疽发生。地震伤类似战伤环境,广泛存在于泥土、人畜粪便等自然环境中的梭状芽胞杆菌极易进入开放伤口

7、,如致气性坏疽将增加死亡率或导致截肢。文献报告不经治疗和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20%~40%[2]。但其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全身或局部条件是否适合[3]。减少组织缺血、消除坏死病灶和避免厌氧环境是防止气性坏疽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伤肢勿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伤口充分敞开、彻底切除坏死肌肉、用过氧化氢或过锰酸钾溶液等处理并充分引流;未彻底清创或培养有厌氧菌生长的伤口不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而临床无气性坏疽发生时,不应诊断为气性坏疽,但应对伤口和敷料作隔离处理,防止院

8、内交叉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