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16022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初探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创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乂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谈谈我在信息技术课
2、堂教学屮的几点做法:一、优化方法,培养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常常把信息技术学科当作普通学科去教,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注重知识却忽视了技能,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应该多钻研新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分层法等,并深入挖掘各种教学方式的内涵。同时,教学方式应是活泼的,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不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主,而是重在掌握技能和新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
3、艺术的提高方面下工夫,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探宄性学习。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情境教学,联系生活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更需要情境的不断生成,如果没有可生成的资源,课堂虽看似严谨但缺乏活力。没有情境的课堂必然是僵化和缺乏生命活力的。?n堂情境需要教师立足生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有助于学生精彩有效的生成。三、任务驱动,自主创新任务驱动法,关键就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屮,可以有意识地将任务情境与生活实际需要相联系。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形式多样
4、的任务,如利用画图软件在教师节、母亲节或妇女节等节日,让学生设计一份电子贺卡;在Word教学屮完成一张相应主题的小报设计;在Excel教学屮完成一份以数据分析为探究任务的调查报告等。通过信息技术与身边资源的冇效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素养与能力。信息技术课其实就是为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学习环境,教师组织得好,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就可以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发挥得淋漓尽致。四、小组合作、探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合作研宄”,即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它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冃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
5、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这种形式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实现了集智取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例如,合作完成一个关于某主题的电子小报,先让学生讨论怎样能迅速完成这一任务,让组内的学生明确分工,如规划、搜集资料、设计制作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完成,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团结互助的探究精神,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同时,当一些学生快速完成了任务且方法简捷时,我就让他们教小组其他学生,学生由此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兴趣,树立了自信。五、注重评价,鼓舞激
6、励1.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或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论;学生互评是学生之间或小组成员之间对作品进行的相互评论;师评是授课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的评论。多元化评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评论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地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冋提高。2.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评价。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起点的
7、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操作时间的差异等,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差异化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评价也应注意鼓励性,只要有提高、有发展、有创新都应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总之,时代的进步应体现时代的教学,要想做到我们的教学与时俱进、白主创新,需要更多信息技术的支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
8、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周文瑾.浅谈研究性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11.编辑任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