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8490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让人感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就这样,日复一日,徘徊在“创新教学”的边缘。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现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新的课程标准又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
2、是“导演”,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 几年的课改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褪去权威化身的外表,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独特的见解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不要粗暴地否定,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创新意识,对其中的闪光点要进行赞扬。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探究历史的空间,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走进历史殿堂,去探究、去创新。 二
3、、转换角色,为学生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教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 新课改的进行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和帮助者,要从教学的控制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使学生成为课
4、堂的主体。要时刻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
5、无法替代的。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学生缺乏自信心,总害怕因展示出错而出丑,就算想创新也不敢创新,这时需要我们教师多给他们掌声、微笑、表扬、鼓励,鼓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如果学生开始不敢站起来发表看法时,我先观察他们的神态,有些学生眼神闪烁,一会儿看老师一会儿低下头,屁股好像也坐不住,想要站起来但又坐下,这类学生肯定是想展示自己,但又不够自信的。这时,需要教师
6、轻轻地点出他的名字,他就会“蹭”地站起来,答案脱口而出。说对时,同学们自会给他热烈掌声的,如果说得有欠缺,这时需要教师及时鼓励,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自信起来,也就敢于”创新“起来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难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历史,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才能促使创新意识的迸发。在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质疑和探究,只要学生提出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就是一种创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
7、,激发出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设出学习历史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只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心想跟着教师学,那么在充满生机和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一定会开启学生智慧的闸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创新”起来,从而在愉快中度过每一节课。那么,等待我们的,一定是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责编张景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