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

ID:24074482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_第1页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_第2页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_第3页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悬臂式掘进机发展初探摘要:煤炭行业的高速发展,给采煤技术及采煤机械提供了一个不断革新和发展的平台,不断促成采煤技术的提高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研究设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的采煤机械发展水平也在飞速提高,本文阐述了我国国内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且介绍了几种较新的掘进机。关键词:悬臂式掘进机发展现状0引言当前在国内,在煤炭行业迅猛发展形势下,与之唇齿相依的煤机行业也日益受到重视。在煤炭行业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在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上以及国家发改委

2、出台的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政策中,都涉及到发展大型煤炭井下综合采煤设备等内容。掘进和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生产环节,国家的方针是: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煤矿巷道的快速掘进是煤矿保证矿井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采掘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能力和安全。高效机械化掘进与支护技术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也是巷道掘进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国内己出现了年产几百万吨级、甚至千万吨级超级工作面,使年消耗回采巷道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巷道掘进成为了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我国煤

3、巷高效掘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悬臂式掘进机与单体锚杆钻机配套作业线,也称为煤巷综合机械化掘进,在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得到了广泛应用。掘进机分为全断面掘进机和部分断面掘进机,就我国井下工况来看,一般工况稍好巷道也就是宽五米,高三米左右,我国煤矿均采用部分断面掘进,主要是以悬臂式掘进机为主。1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历史我国煤巷悬臂式掘进机的研制和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30〜50kW的小功率掘进机为主,研究开发和生产使用都处于试验阶段。80年代初期,我国淮南煤机厂(现重组为凯盛重工)引进了奥地利奧钢联公司AM

4、50型掘进机、佳木斯煤机厂(现隶属于国际煤机)引进了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S-100型掘进机,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动了我国综掘机械化的发展。但当时引进的掘进机技术属于70年代的水平,设备功率小、机重轻、破岩能力低及可靠性差,仅适合在条件较好的煤巷中使用,加之国产机制造缺陷,在使用中暴露了很多问题。2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现状国内进一步加强对引进机型的消化吸收工作,积极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地质条件和生产工艺的综合机械化掘进装备。经过近30年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已形成年产1000余台

5、的掘进机加工制造能力,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掘进机,其截割功率从30kW到200kW,初步形成系列化产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了以EBKL20TP型掘进机为代表的替代机型,在整体技术性能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半煤岩掘进机市场的需求,半煤岩掘进机以中型和重型机为主,能截割岩石硬度为f=6〜8,截割功率在120kW以上,机重在35t以上。煤矿现用主流半煤岩巷悬臂式掘进机以煤科总院太原研宄院院生产的EBj-120TP型、EBZ160TY型及佳木斯煤机厂生产的S150J型三种机型为主

6、,占半煤岩掘进机使用量的80%以上。3悬臂式掘进机的发展前景目前,虽然我过自己设计生产的掘进机与国外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随着不断地自主创新,不断地与自身实际条件相结合,不断地吸收国外相关方面的先进之处,加强基础方面的研宄,建立适合我国煤矿地质条件的1割、装运及行走部载荷谱,找出合理的设计理论依据,填补计算机动态仿真等方面的空白,中国的掘进机发展必将如同三一重装去年推出国内第一台EBZ200H型硬岩掘进机一样,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不断地出现巨大的飞跃。4目前我矿使用的煤

7、矿掘进机4.1凯盛EBZ-255型岩巷综掘机。目前我矿使用的掘进机是凯盛EBZ—255综掘机,它是目前国产掘进设备中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功率较大的设备,使用这种掘进机进行煤矿巷道掘进施工时,能够实现岩石的切割、装载、运输的平行交叉作业。由于这种大功率岩巷综掘机的使用,使得我矿岩巷掘进速度大大的提高,能够满足矿井高产高效生产的要求。4.2英国产MK3型岩巷综掘机。MK3岩巷综掘机是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首次引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型,该机的引进和使用标志着集团公司岩巷快速掘进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MK3

8、岩巷综掘机适应于巷道宽度>5.2m,断面积20-36m2,岩石硬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