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生命”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设计中的“生命”意识:G423:B:1672-1578(2010)07-0111-01 :历史教学设计是历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历史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一篇好的历史教学设计必须要包含课程意识、创新意识、生命意识、时代意识。 关键词:课程意识创新意识生命意识时代意识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
2、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换句话说,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树立课程意识、创新意识、生命意识和时代意识。 一、课程意识——实现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 课程不只是知
3、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课程也因此成为开放的、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系统。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的研究、探索,观念及时得到更新,知识视野不断扩展,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学生通过课程的再构建,不仅使自己的优点得到发挥、思想逐渐成熟,而且使教师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 二、创新意识——教学的开放性,评价的多元化 美国学者帕内斯认为,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非记忆。”“教师具有很大的创造潜力,那么有才能的学生将会获得辉煌
4、的成绩。”因此,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多创造型的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在教学评价中。教学时,教师应大胆利用教材内外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包括影视作品、多媒体技术以及X络资源,力求将历史的真实面貌直观地再现。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学生能有成就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和非智力潜能,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决不能用文化考试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三、生命意识——教育民主,以人为本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指出:“人的生命是
5、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但在传统的教学观指引下,教师是教材的陈述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是教材的背诵着,学生学得痛苦。教与学都了无生命的气息。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观上在于“师道尊严”的作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
6、上的朋友关系。 四、时代意识——以史为鉴,与时俱进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树立起现代的价值观念的功能,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同,历史知识并不能够直接应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鉴往知新的能力。因此,同一个历史事实在不同的时代对他的解读会有所差异,作为历史老师就应该紧扣时代主题,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深处,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历史、解读历史,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读史、知史、用史。 新课程改革如一股洪流,势不可挡,已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自从新
7、课程推行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生方式、方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当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和合。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更多的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乐趣显著增强。而所有这些改变均源自教学设计意识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