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60169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随着“互联网+”在年初的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不得不说,教育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尽管信息技术培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开展了一轮又一轮,但只要你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你会发现,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除了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外,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进入到2015年,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连接一切”的特征开始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横扫一切”的霸气向传统行业发起了攻击。那么,“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迎接“互联网+”的挑战吋,教
2、育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享受“互联网+”带來的红利大餐,而又不会成为车轮碾过的孤魂野鬼呢?教育将面临三大挑战互联网给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利好,但在这种强有力的冲击下,教育自身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开放教育生态屮,教育的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传统的教育屮,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其中,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巾,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学习者,
3、尤其是低龄学习者,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若在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独自而对幵放的鱼龙浞杂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保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伉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外事问百度,内事也问百度”,如此一来,学习者儿乎可以在M络上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然而,长此以往,凡事一“搜”了事,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和学习者本身的智力发展吗?长期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网络游戏逐渐替代了日常的线下游戏,对学习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足不出户遍知天
4、下事”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便快捷,但是他们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学习者的艺术教育何来灵感呢?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下降,学习深度下降。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随处可见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传播给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然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
5、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从而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传统教育中,学习者面对的知识量相对固定,知识的复杂度不高,学习资源匮乏,因而传统教育下的学习者会以这些固定的谣要学习的知识为核心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和反复练习。而互联网I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知识不断更新拓展,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
6、鱼龙浞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y:新知识?如何应对指数式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对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互联网+教育”:我们需要冷静应对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s要冷静应对。第一,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來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岀发合理使用互
7、联网,而非任巾技术胡作非为,让教育自身褪了色。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互联m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曲'影响,要及吋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第二,要发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主体作用“互联网+”时代,要想充分利用“风口”,就不能把“风口”堵死,顺势而为是最桂选择。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是“互联网+”时代改革教育的重要力:w:,我们要充分尊重并保护其自主地位,要避免从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多重限制,从而束缚这一新生力量的发挥。同时,为了避免互联网企
8、业、高校、中小学进行重复的低水平建设,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也不可少。政府要把握好情报贝和裁判仍的角色,而非直接冲进赛场参加比赛。第三,学校教育要敢于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转变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教育应该有明显的分工,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就得在知识A容上删繁就简,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总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