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1979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研究[]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机械通气7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试验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2小时后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变化。结果2组患者经不同体位机械通气方式后各指标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运用俯卧位通气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患者的氧合指数及缺氧程度较常规通气方式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上
2、应用。 [关键词]呼吸衰竭;俯卧位通气;护理 []R563.8[]B[]1005-0515(2012)-01-169-01 呼吸衰竭是种功能状态并不是一种疾病,可由肺部疾病引起,也可由机体各种疾病的并发症引起;是机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动脉二氧化碳压增高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机体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受损,严重缺氧和电解质紊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及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俯卧位通气是目前研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热点之一,临床上也正应用于急
3、性呼吸窘迫患者的治疗。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26-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3.1)岁;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有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例,肺部大手术患者15例,重度烧伤患者13例,蛇毒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3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人;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俯卧位操作方法简介(1)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平稳后彻底清洁呼吸道,包
4、括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务必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适当给予肌松剂或是镇静剂,稳定10min中后,再由医护人员摆好体位;(2)备好3-4个软枕或软垫置于病床上,3-4个医护人员分站在病床的两侧,经患者摆成侧卧位,再将之翻转为俯卧位,并将备好的软垫置于患者头部、双肩、髂部、腿部等,以防压疮,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胸腹部是否有受压迫,应避免受压,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头部偏向一侧,气管切开着采用头部正中位;(3)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1.3观察指标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
5、所有观察指标均由同一专业人员监测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组患者经不同体位机械通气方式后各指标比较,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经不同体位机械通气方式通气后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注:p>0.05。 3讨论 3.1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热点的方法该通气
6、方法就是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进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机体缺氧及电解质紊乱的病理生理改变,有降低病死率的趋势。俯卧位通气原理就是将肺内气体重新分布,因为由于肺自身的重量在肺部的底部或较低部分通气功能较差和肺底部的胸膜内压变得较小,从而使该部肺顺应性大,在通气时就会有更多的气体走向该部分肺。因此患者采取俯卧位时,气体会到上方肺部,上方肺部的肺组织是正常的,从而就能正常的通气,提高通气功能。此外采用俯卧位能改善膈肌运动和减轻心脏对肺的压迫。同时俯卧位患者的肩部和髂部被垫起,使胸廓和腹部的运动有
7、了明显的改善,能有效增加患者的功能残气量,此外俯卧位通气使肺内通气改善,从而改善了通气血流比值和分流的减少,从而改善氧合,进而利于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 3.2本文研究76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体位进行机械通气分析结果发现,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常规体位通气方式有明显的改善,说明不同的体位的通气方式可以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较常规体位通气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呼吸衰竭患者运用俯卧位通气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患者的氧合指数及缺氧程度较常规通气方式有
8、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应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