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1209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有效架设德育之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有效架设德育之桥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有效架设德育之桥梁 德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各项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作为基础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教育,由于教育对象接受信息的不全面性导致认识的肤浅片面、道德与法律观念的滞后以及行为准则的冒失与偏激,甚至有些残疾人为此触犯了法律。这些特殊性的社会表现意味着强化德育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为此每一名特殊教育者都要充分认识与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从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出发,促使学
2、生健康地接受知识与形成能力、积极地参与活动过程并体验成功,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协调发展,让语文教学显现出“文道合一”的本色。教学中我做到: 德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逐渐丰富。结合残疾学生的实际应主要进行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具体美德为基本内容的道德素质教育;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以及从品质结构方面着眼的行为规范与心理因素等方面的要求。还有国家规定的小学德育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热爱人民教育;热爱集体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教育;民主
3、与法制观念启蒙教育;良好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等。 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每个学科类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就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而言,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这些文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如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纯洁美德,展现祖国的灿烂文化,揭露旧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讴歌历代仁人志士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在材料生动具体
4、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充分遵循“文道合一”的原则,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才的美好种子,从而促使他们身心的愉悦发展。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要做到“润生无痕”,则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以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 1、利用精妙的导语进行德育渗透。 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教学《雨中》一文可借助多媒体视听手段模仿出雨中这一独特的生活场景,然后提
5、出如下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说一说雨中的行人场景?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你将如何面对呢?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有力地渗透了“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从而激发了他们思想中最纯洁向善的一面。同时又将故事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中,显得真实而又贴切。 2、在介绍背景中进行德育渗透。 学习某些课文,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包括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理解课文,从而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课时,由于作品的年代及地域等方面
6、的综合因素影响,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动的语言、音乐低沉的曲调来介绍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把学生带进一个对沙皇统治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气氛之中,来深化理解纤夫们为了挣得一块面包,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往往的悲惨生活。 3、抓住文题进行德育渗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窥视全文的中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它,便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到作者的情思;突破它,利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自然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课时,可以课题为教学本文的突破点,引领学生理顺文章
7、的脉络:文章由课题落笔,先交代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原因,续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景,后抒发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的感慨。为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思想感情,领会周总理劳苦、简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又如《背影》一文,文题既是教学的内容,又是感情的触发点。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文章中先后四次提到的“背影”、父亲送儿子上车途中说的四句话以及儿子的三次流泪有效地组织讨论与体会,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是以“背影”为题,并将其贯穿全文,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状写出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感情,使我们随同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
8、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浓浓亲情跃然纸上。中国教师资源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