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

ID:24008606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_第1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_第2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_第3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210000)徐小明[摘要]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必然会涉及的一个内容。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词语,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学生词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可从对比揣摩、结合语境以及联系生活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词语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对比揣摩结合语境联系生活[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9-042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

2、要坚持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的统一。词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课文的学习与词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对词语的意思、情感以及表达等进行辨别、理解和体会。一、对比揣摩,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妙语文阅读中有很多文章语言非常的优美,作者尤其善于对词语进行处理和造句,从而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和情意的表达上都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独到和精妙之处进行品味和体会。例如,在《一路花香》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选择文中比较典型的句子来进行分析。如在作者描述破水罐在上山的过程中看到美丽的阳光以

3、及沐浴在阳光下的美丽鲜花,它感到“一丝”快乐。其中,作者运用了“一丝”来形容快乐。那么,这个形容词可以去掉吗?去掉之后句子的结构是不是完整,或者句子对于作者自身情感的表达是不是到位?通过这些提问可使学生意识到,这个“一丝”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点点”的意思,这说明作者并不是完全的快乐,似乎还有点难过。在这个基础上,再询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还会有点难过呢?引导学生对破水罐因为挑水工的辛苦而感到歉意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揣摩,这样学生就能够对文章的中心和内涵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实现由情到理的过渡。二、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理解词语不能停留于表面,

4、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想象力,他们善于在一定的环境中理解和接受一些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优美的情境中对词语进行赏析和领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轻松,同时还能够增加词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例如,《卧薪尝胆》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勾践在吴国受尽了折磨和屈辱,并在之后奋发图强,一举灭吴的历史故事。其中就“屈辱”这一个词语,教师可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理解,找到“屈辱”这一关键词,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什么样的行动可以使

5、人产生这种感觉。学生通过思考就能答出屈辱的意思是侮辱,在受到别人的羞辱和压迫的时候会产生屈辱的感觉。然后教师追问:勾践夫妇在到达吴国后所受到的屈辱都有哪些?学生便列举了“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推磨”等,这些都是奴仆的工作。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地将自己想象成勾践,在当时身处吴国,并做这些奴仆要做的事情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思想。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在大雪纷飞的夜晚,吴王和一些大臣在宫殿里纵情享乐,而身处石屋、身着粗布衣裳的勾践夫妇则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屈辱”这一词

6、语的真正含义,知道屈辱并不是做这些粗活,而是在做这些粗活的时候,勾践内心世界所受到的煎熬和侮辱。通过分析,抽象的汉字符号不再那么枯燥,而是以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令学生印象深刻,从而起到心灵教育的作用。三、联系生活,对词语运用的广度进行有效延伸语文本身的形态就是来自于生活,语文阅读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缺乏趣味和生机。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也必须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词语意义的理解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词语的内涵和情感。例如,在《揠苗助长》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寓言进行阅读,然后询

7、问学生阅读完之后的感受,针对“揠苗助长”这个词语,学生自己有什么样的理解,要求其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述。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提问学生:那么,农夫把禾苗往上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学生会回答:为了让禾苗长得更快一点。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生活中,禾苗是不是能够一夜之间就长出很大一截?学生稍微回想一下之后回答:禾苗每天只能生长一点,用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揠苗助长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最终导致这种惨状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例子?通过这些提问,能够打开学生记忆的仓

8、库,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积累中寻找到类似的例子,从而将课堂词语教学与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体会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并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