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9700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1-2年级为“识字”学段、3-4年级为“阅读”学段、5-6年级为“写作”学段。然而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面教学内容有机统一的过程以识字为重点的低年级学段,也不可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完全排除在外。相反,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一方面,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促进和巩固识字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写话能力的形成。同时低年级语文阅读教
2、学也是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铺垫和前奏,直接影响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下面就谈一谈我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做法和思考:一、朗读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并不容易,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尤其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在一年级有一些学生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他们没有说过普通话,甚至存的学生口头表达还比较混乱,有的学生吐字不清晰。对这部分学生要有一定的耐心,要在课内、课外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除了正确、流利的朗读,还需要学生读出感情,要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学生读出课文的
3、感情,让学生的情感投入到课文中的情感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配乐朗读等多种手段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朗读中。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多读、反复朗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多读课文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来说,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己经基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意义,但学生仍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准确、到位的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自己设计问题,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表达的寓意,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2、教
4、给学生简单的学习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将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几次对话用”和“”画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中,质疑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们要在低年级就要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4、培养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内容演一演等。但是
5、作为农村的孩子比较胆怯、或者比较害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我认为在低年级教学中应该主要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习惯:1、在阅读课文时标岀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认识的字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是比较盲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在读课文时标出自己不会读的地方或不会读的字。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哪些地方自己读会了,哪些地方自己还没右读会,孩子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阅读学习目的。2、认真朗读的习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
6、,有一部分学生的课本比较破旧,原因是他们在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拿课本作为自己的“玩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并不能强迫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朗读课文。如果我们改变课文朗读的方式,比如可以进行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朗读竞赛等,就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朗读上来,让他们认真朗读。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在课堂上关注的往往是自己,对别人不够关注,在朗读课文尤其是指名朗读课文时一部分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不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朗读。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老师要告诉学生倾听他人朗读
7、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在别人朗读时有事可干。比如,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课文边思考。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朗读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读课文,有时候是为了读而读,并没有其他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时就对学生提出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如此一来在阅读中既培养了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学会了用思考的方法去阅读。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5、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写字时的坐姿、拿笔
8、姿势。我们的集体备课教案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案。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把这种教案完全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带的班级,班情不同、学情不同。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按共案中设计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就可能千差万别,有的班级营养不良,有的班级营养过剩。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班情、学情、以及自身的素养对教材进行再次钻研,再次备课。二次备课是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自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