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63300
大小:7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伏秋(木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木溪110072)【摘要】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治疗结朿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种药物在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出血率、死亡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可靠、安全。【关键词】瑞替普酶阿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075-01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
2、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其是由冠脉斑块破裂后堵塞血管导致的血流中断,心肌持续的的缺血造成心肌坏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胸痛、急性循环障碍,因此治疗上应及时使梗死部位的血管再通,恢复堵塞血管的血运[1-2]。当前常用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有溶栓疗法[3-4],木文观察了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7例,其中男51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47±6.24岁。纳入标准[5]:发病距溶栓6h以内;年龄&
3、e;75岁;胸痛持续30min以上
4、,心电图ST段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者相邻的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mv;没有溶栓禁忌症。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幵始溶栓时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心肌梗死部位等因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实验。1.2方法两组患者溶栓前均行心电图检查,检测心肌酶谱、尿常规、血小板计数、肝肾功,U服氯毗格雷、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推肝素。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50mg稀释,首先静推8mg,将剩余的阿替普酶持续泵入,吋间为90min。观察组给予瑞替
5、普酶18mg,稀释后静推。1.3疗效评价溶栓再通标准:溶栓后2-3h胸痛基本消失;CK-MB峰前移至14-16h内;溶栓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后2h内心电图抬高最为显著的导联的ST段迅速下降≥50%。以上4条中如符合2条或2条以上即为再通。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再通、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
6、USmn;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X2检验,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脊统计学意义。1.结果观察组再通34例,再通率为89.47%,对照组
7、再通35例,再通率为92.3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5.26%,对照组死亡3例,死亡率为7.6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1例,出血率为2.63%,对照组出血2例,出血率为5.1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5例,发生率为13.15%,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6例,发生率为15.3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苏常继发于冠脉血栓,斑块破裂后会加快机体释放凝血物质
8、,激活机体的凝血和血小板,使得形成以红色血栓为主的血栓,红色血栓内富含纤维蛋白,对溶栓剂敏感,及吋给予溶栓药物后会迅速改善患者的冠脉阻滞,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6-7]。阿替普酶属于机体抗凝血因子的一种,可选择性激活机体内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加速转变为纤溶酶,但不会激活机体血液中的纤溶酶原,所以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不大。瑞替普酶是新一代溶栓药物,其半衰期长,强化了对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的耐受性,增加了药物对机体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显著提高了溶栓效率。因瑞替普酶半衰期常,所以可单次给药,高度的特异性还可加速机体内血栓的溶解速率,缩短治疗吋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更
9、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本研究表明,两种药物在再通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出血率、死亡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瑞替普酶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的溶栓药物。参考文献[1]DaisukeH,MyungHJ,ShigeruS,etal.Clinicalimpactofthrembusaspirationduringprimary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Re-suitsfromKorea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Registry[J].JCardiol,2012,59(3):249-257.
10、[2]KiIIL,MyungHJ,H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