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6259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经典重释之范例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重释之范例述评 内容摘要:《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立足于当下意识形态的高度,对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做出重新审视,是迄今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论著。此专著充分展现出作者作为一位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和文化立场,提出诸多原创性观点,不仅为国内研究者全面把握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掌握了同西方学者平等交流的话语权。 关键词:《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 杨金才 杨金才教授的《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以下简称《美国》)以独
2、特的文化视角和研究路径对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的作家作品进行阐释,堪称在新世纪国内学术界重释经典的一部力作。仔细研读、全面领会《美国》,我们会发现此专著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引领国内研究新风潮。 本专著是迄今国内第一部专题论述、系统研究美国文艺复兴文学的论著,有助于国内研究者全面掌握此时期作家和作品,具有很强的理论导向。 自从马锡森1941年提出“美国文艺复兴”概念以来,西方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作品的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对此时期作家作品的研究热情持续升温,研究视角亦更
3、加系统化和多元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关于此时期的作家作品的关注度的可持续性明显不足,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被公认的少数作品的个案性研究,尚未有系统性研究专著出版,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广大研究者对全面把握此时期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大多学者认为对这一时期的作家的评价早已盖棺定论,无法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此时期的美国文学虽然在研究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大多研究者又对其敬而远之,致使国内在美国文艺复兴文学方面并未形成系统性研究,亦未有专著出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也反映
4、出国内学术界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而《美国》的出版无疑是一种对缺憾的弥补和对问题的矫正。本专著结构清晰,全书共分为七章。在第一章,作者着眼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出现的各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对美国民族文学形成过程中的主题意识和思想特征进行了系统建构,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宏观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继而,作者结合美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传统,尤其从西方知识分子对东方的臆想和文学构建等视角,甄取了爱默生、梭罗、玛格丽特·福勒、霍桑、麦尔维尔和惠特曼等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六位代表作家,分六章各自论述,各部分之间既
5、浑然一体,又相对独立,既统筹兼顾,又重点突出,从而勾勒出一幅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全景,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打破研究思维定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国内研究者在分析爱默生、梭罗、麦尔维尔、霍桑等文艺复兴经典作家时,时常因前人的研究而形成思维定势、丧失自己独立的思考。当美国文艺复兴被定格为超验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汇、融合而产生的文学现象时,大多研究者便将此时期的作家置于两种文化运动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阐释;诚然,这种以此时期作家的共性为基础的研究是可行的,但研究者又往
6、往过多强调宏观语境的影响,而忽视每个作家的具体个性,从而不能发掘新意。杨金才打破了前人研究成果造成的思维定势,并在充分挖掘文本含义和作者经历的基础上寻求真知灼见。针对大多数研究者强调梭罗是一位自然作家的评论,本书挖掘了梭罗思想转变的轨迹和作为社会改革家的历史地位,探究了梭罗的遁世和人世情怀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和财富,从而使对梭罗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论著中,作者有意打破传统研究中仅仅集中于作家的一部或两部经典作品进行探析的定势,而是以作家为主轴,结合多部作品探究作品所体现出的鲜明时代特
7、征和不同作者体现出的独特创作理念,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著作将国内极少提及的、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作家、批评家玛格丽特·福勒纳入研究视野,分析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这将使国内研究者对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性作家独统天下的印象得到改观。 站在当下意识形态的高度、以文化批评之维重释经典,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传承经典、重释经典在国内亦受到广泛关注。其中,2006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先后召开的“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及“与经典对话”全国学术研讨会
8、彰显了国内学术界在新世纪对经典传承和重估做出的努力。对文学经典进行再阐释,需要有所创新,方有所价值。近些年,美国文化和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倾向”对经典作家的研究方向和范式产生重要影响,由此也出现了重释经典的热潮,一些原先不被重视的作品也受到重视。杨金才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地觉察到文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倾向,率先突破了长期以来国内将美国文艺复兴机械地置于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传统视阈下的窠臼;结合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概念,充分挖掘19世纪40年代在美国新英格兰文化圈里涌现的对东方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