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58477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80例牛皮癣患者的日常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80例牛皮癣患者的日常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牛皮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牛皮癣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日常护理;对比两组牛皮癣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40例牛皮癣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牛皮癣;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2、1-8801(2016)06-0020-01 牛皮癣,也可以将其成为银屑病,实质上就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本文主要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牛皮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牛皮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牛皮癣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牛皮癣患者中,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3-5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28±3.05)岁;疾病类型:7例关节病性银屑病,
3、16例红皮病型银屑病,5例脓疱型银屑病,12例寻常型银屑病。对照组40例牛皮癣患者中,27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4-5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37±3.23)岁;疾病类型:6例关节病性银屑病,17例红皮病型银屑病,6例脓疱型银屑病,11例寻常型银屑病。两组牛皮癣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即:给予皮肤、眼部以及口腔等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 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日常护理,即: 1.2.2.1加大隔离力度 由于牛皮癣的发生与局部感染关系密切,尤其是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因此为
4、了防止患者出现创面二次感染状况,护理人员应当确保病房内空气的流通性,防止病房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刺激患者病患处,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范围内,每日选取消毒液对地面、桌面予以消毒处理,并通过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1.2.2.2皮肤护理 嘱咐患者保持皮肤的干净、清洁,尽可能选取棉质衣物。同时,由于牛皮癣患者的皮肤瘙痒状况十分严重,为了防止抓挠诱发感染状况,护理人员应当督促患者对指甲予以经常性修剪,选取生理盐水对皮肤糜烂部位予以清洗,选取温和膏剂对干燥皮肤予以滋润,指导患者张却涂抹用药。 1.2.2.3?食干预 因为银屑病会诱发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嘱咐患者在
5、饮食方面以易消化、低脂肪、高校为以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防止患者进食刺激性、辛辣食物;痛死,由于进食牛肉、饮酒极易导致牛皮癣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在饮食方面对患者予以严格管控。 1.2.2.4口腔、眼部护理 嘱咐患者在进食之前与进食之后进行漱口,对于发生口腔溃疡状况的患者,选取生理盐水对其予以漱口,完成漱口之后选取碘甘油涂抹于溃疡处。 1.2.2.5心理护理 由于牛皮癣的根治难度大,病程较差,因此患者极易出现焦虑、自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向患者介绍相关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并向其讲解与牛皮癣相关的知识,向其说明健康的心理状态
6、对疾病康复的作用,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治疗心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牛皮癣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选取调查问卷表,主要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护理效果评价 ①痊愈。自主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皮疹消退>90%;②显效。自觉瘙痒症状明显改善,皮疹消退在71%-90%范围内;③有效。自主瘙痒症状有所改善,皮疹消退30%-70%范围内;④无效:自主瘙痒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率(%)表示,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7、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牛皮癣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鳞屑、红斑,其根治难度非常大,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强化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当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2]。 就日常护理来看,护理人员应当从多个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