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

ID:23951975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_第1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_第2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_第3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_第4页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探讨徐珍珍李江张新清饶云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妇科,广东深圳518052[摘要]目的探讨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均实施HMG—HCG疗法,记录其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体内各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B超检查机体生殖系统变化情况及妊娠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LH[(30.98±6.35)mIU/mL]、P[(23.46±5.59)ng/mL]、FSH[(16.88±4.45)mIU/mL]、E2[(219.8

2、7±46.54)pg/mL]及PRL[(13.26±3.87)ng/mL]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子宫体积[(36.89±11.03)cm3]、优势卵泡数量[(2.31±1.25)个]、卵巢体积[(8.20±5.36)cm3]、子宫内膜厚度[(1.32±0.21)cm]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妊娠成功率为62.50%。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HMG-HCG疗法可获得满意疗效,机体内相关激素水平显著提高,机体内子宫、卵巢及卵泡等妊娠相关环境获得显著改善,妊娠成功率较高,保障患者身心健康。[.jyqkanmenopausalgon

3、adotropin,HMG)药物治疗,初始计量为每天150IU,待连用5d仍无效者每日递增剂量37.5~75IU,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450IU,给药时根据患者B超所示卵泡数目及大小随时调整剂量,待体内至少有1个卵泡直径不小于18mm,则应停止HMG给药,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8000~10000IU肌肉注射,之后诱导排卵及指导夫妻同房。待清晨测得患者基础体温(BasalBodyTemperature,BBT)升高3d后给予口服10mg/次地屈孕酮,每日给药2次,连续治疗15d后若患者成功妊娠则继续给予黄体

4、支持治疗,直至妊娠12周或更长为止。若治疗过程中患者经B超检查可知体内出现3个及以上直径不小于18mm卵泡,应将HCG给药量减至5000IU或征求患者同意后停用,以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记录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体内各项激素水平变化情况、B超检查机体生殖系统变化情况[优势卵泡数量(直径不小于18mm)、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及妊娠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1.2.3测量方法①基础体温:清晨患者睡醒后即刻给予口腔体温测定(5min),测量前禁止起床、排便、禁食及其他活动;②生殖激素水平测定:清晨空腹抽取3

5、mL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样本,3000转/min离心10min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FPIA)测定血样中黄体生成素(LH)、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催乳素(PRL)水平,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由雅培公司提供(AbbottAXSYM),参数设定: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5nm、检测波长475nm。1.2.4疗效判断标准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2结果2.1激素水平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LH、P、FSH、E2及PRL等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2.2生殖系统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体内子宫体积、优势卵泡数量、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注:表示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妊娠率16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共实施41个促排卵周期,其中10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

7、为62.50%。3讨论研究表明[2],下丘脑及腺垂体异常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量缺乏,或GnRH受体基因突变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量较低,是发生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hypognadism,HH)的主要原因,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发病率约1/50000,显著高于男性发病率1/10000。女性机体正常月经周期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共同实现,若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下丘脑及垂体病变,GnRH相应减少,女性患者则易发生性功能减退、闭经、第二性征或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甚至不发育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