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学习应从有效预习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学习应从有效预习开始曾经有项调查主题为“你最喜欢的学科”,语文学科“不幸”被学生们评为倒数第二。为什么最优美、最生动的语言文化课程会让学生这样反感?要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扭转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反感情绪,我想仅从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预习环节入手,来探究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途径。 一、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 首先,利用《智慧苑》设计精彩的单元话题导读及围绕文本或链接的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
2、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要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并随时将自己的初读体验记录在《智慧苑》上。带着这种体验,再借助《智慧苑》了解学习的重难点,根据上面的思考题,再读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读后再体验,达到初步解读文本的目标。
3、 二、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将预习成果展示不仅仅定义为互相交流,更定义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我坚持的原则是“方法指导要到位,文本阅读要到位,知识掌握要扎实,学生参与要全员”。 所以我将成果展示分为三步:第一步,落实双基。叶圣陶先生认为“考查必须认真”,要想预习长期有效,光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远远不够。这一环节先由小组检查,再抽号代表本小组参加班级集
4、体检查,或是纸条形式的基础知识小测,形式不一,但不超出学生积累的范围,让他们充分享受积累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要求95%的学生达标。第二步,小组自主交流阅读体验。学生将自己的初读体验和读后再体验与小组成员分享,合作解答《智慧苑》上的思考题,把自己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存在的疑惑与小组成员交流,互相启发,以求解决。这个环节是人人有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步,阅读成果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此期间,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个交流活动中,老师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
5、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要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的反馈。三、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过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文本中一些基本问题;再经过互相启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例如,在预习《套中人》的过程中,有学生进行了这样富有个性的解读——别里科夫可恶可恨,但更可怜可悲。她这样写
6、:“别里科夫,我想为你辩护——青春时的你也一定与我们仿佛,放飞过美丽的梦想,展示着生命的活力。而在小说里你龟缩在套子中,在无人知晓的冷月清辉之际,寒夜梦回之时,一定也曾有过几番痛苦的挣扎,伴随着点点辛酸的血泪,最后只剩下种种的无奈。几十年的社会生活经验告诉你,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传到了当局,督学,校长的耳朵里,就不会有好下场。你的可怜可悲在于你在沙皇专制长期钳制、镇压下,逐渐完成了套中人的蜕变。你的可怜可悲更在于当他人还在心中保留着最后一方净土的时候,你已经彻头彻尾沦为了统治者思想统治的帮凶,也成为了这种制度和观念
7、的牺牲品。”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避免了学习文本的“千人一面”现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文本的无限空间,又给学生进行了宏观的方法指导和调控;既注重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融汇整合,又注重了对文本的领悟和创新性的阅读;既关注了学生的群体发展,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预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有时脑海里常
8、会浮现出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的身影: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下来,于是又重新再推……也许命中注定他要终身服苦役。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反思那些无效的环节,生怕自己也会成为西西弗斯,也在不断地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想,寻找到预习过程中的黑洞并在《智慧苑》的基础上创新而更有效的进行自主预习,从而让西西弗斯的石头少推几次,最终定位。 总忘不了泰戈尔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