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陈英风汪永莲刘平李汉芬刘文珍(通讯作者)(广丙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530027)【摘要】气管切幵是烧伤患者抢救治疗中常采用的救治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木文重点提出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怎样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在进行分析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198-01在烧伤患者中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较为常见,常需要施行气管切开术。认真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
2、防肺部感染,是救治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木组患者78例,男性62例,女性16例,年龄4〜63岁,烧伤面积12%〜95%,火焰烧伤52例,火药暴炸伤13例,电烧伤5例,死亡5例。2.护理体会2.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是保持有效通气的重要措施。由于置管对气道黏膜刺激,使分泌物增多,加上吸入性烧伤后坏死黏膜脱落,阻塞气道,因此,要严密观察,注意吸痰,痰液粘稠时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法,以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我们采用的方法:等渗生理盐水20ml加地塞米松5mg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等渗生理盐水20ml加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每4〜6小时
3、一次,每次15〜20分钟,在雾化中或雾化后患者痰多时,并随时吸痰,每次均能很好的排痰。加强巡视,吸痰时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规格选用10〜14号,小儿一般儿小硅胶导管,导管直径要小于气管内套管径的一半,以免吸痰吋堵塞病人气道,造的成缺氧。每次吸痰吋间不超过15秒,小儿吸痰吋吸力要小,每次均能很好的排痰。2.2持续呼吸道的湿化烧伤患者伤后皮肤保温功能减弱或消失,病人会怕冷。往往采用热空调或烤灯保暖,由于长吋间使用使空气干燥。加上患者通气通道的改变而失去原来空气被湿化的功能。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度增加,痰液很难吸出或咳出,造成气道堵塞,导致肺部感染。我们采用火菌注射用水,使用输液调节器
4、或输液泵行气管内滴入,每小吋1〜3ml,以保持气道充分湿润,同吋也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气管内分泌物粘稠度增加,痰液很难吸出或咳出,造成气道堵塞,导致肺部感染。我们采用火菌注射用水,使用输液调节器或输液泵行气管内滴入,每小吋1〜3ml,以保持气道充分湿润,同吋也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2.3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和量,冇无出血或痰中带血。如为大量鲜血,要及吋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冋吋注意观察切U周围有无渗血情况。2.4保持气管套周围清洁干燥,在管外套口垫干燥无菌纱布,如冇潮湿或痰液污染吋随吋更换,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5需要
5、上翻身床的患者,在休克期过后予睡翻身床,定吋翻身,翻身俯卧吋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气管套管受压、堵塞脱落,要经常检查套管系带的松紧度,一般以固定带与皮肤之间,能伸入一指为宜,太松套管易脱出,太紧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叩击背部,以协助排痰,仰卧吋,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摇高床头30〜40角,以利排痰和消肿。2.6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术后由于疼痛、出血、分泌物增多,加上说话不清,进食困难,而II容易发生呛咳等,患者表现为不安、恐慌、不合作等,医务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气管套管的重要性。在操作中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更好地配合治疗。参
6、考文献[1】刘翠侠.在《护理学基础》操作中提高护士无菌观念的对策.中国实用杂志,2006,22(12):62。[2】徐彩霞.李亚洁严重烧伤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与护理进展[儿护理研宄,2003,(llA):1253-1255.[3】黄跃生.名医名院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67.[4慚维娜.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03):130,134.[5】阎锡新.喷雾:湿化治疗与氧合状态[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2,(02):109.[6】黎鳌,杨宗城.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
7、01.16-17.[7】马文元,赵春安.实用烧伤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47.[8】胡邋陈建裕,林剑靖.多发伤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12):29.[9】廖礼平,唐春炫.ICU重症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02):35.[10】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1]刘俊卿,李宇新.223例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实践,20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