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ID:23930927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_第1页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_第2页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_第3页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_第4页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黄平琴基础教育是为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一般教育或普通教育,是以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为目标而进行的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基础教育对于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做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现有基础上,要大力推行民主化改革,建立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教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保证义务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实现课程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全面性、综合化的学生培养。近年来,通过对我国

2、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我觉得基础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下面就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发展方向等谈一些看法。一、基础教育现状基础教育是关乎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无论是在整体效益、培养质量,还是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全国青壮年文盲下降到4%以下,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20世纪末全匡85%的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且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现重大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体系不断完善。然而,在多年的计划经济和城

3、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目标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学生现状。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正常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偏差,导致原本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变得十分单调、枯燥和无聊。近几年,时有出现的中学生集体毁书、焚书事件,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都折射出了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2)教师现状。受目前社会上部分不合理的评价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除了“教书”(狠抓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很少承担育人的职责。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重心都集中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上,致使

4、部分教育目标、理念出现偏差——重分数,轻育人,也间接催生了中小学教师个人素质和技能的片面发展,导致所教学生素质的欠缺和畸形;(3)学校现状。目前,不管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唯有分数、升学率才是学校的“正道”,至于如何“育人”,怎样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实现教育的本质目标,都变得无足轻重,导致“现在的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加工厂,教师变成制造分数的机器,学生成为加工后的产品,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应该围绕孩子的人格形成而展开,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而不是漫天的考试与分数。目前,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

5、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基础上,基础教育如何持续、稳定和高效地向前发展是教育工面临的重要问题。二、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到了一个既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又具有长期性的境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道路上,我们应全面分析阻力,变阻力为压力,用积极的态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1.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缺乏统一。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突破教育评价与教育利益的固有关系。然而,基础教育对市场经济响应的滞后性,进一步激化了新经济体制与旧教育体制的矛盾。因此,基础教育不能以经济利益

6、为唯一目标,必须规范教育管理,优化办学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教育利益的高度和谐统一,才能满足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性的消费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2.缺乏真正的因人而异的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以及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努力把人的短处变长处,但更注重的是挖掘每个人的长处,让其长处更长。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包容的大教育和因人而异的小教育,只有大小教育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3.缺乏民间教育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政府或政府部门全面领导和管理的,而民办教育,只是对政府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在政府教育缺乏某种

7、资源条件的前提下产生的,并时刻受到市场经济和政府教育的影响。因此,民间教育更应办出特色,全面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与天赋,并为政府主流教育提供一个强劲的参照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4.教育管理缺少创新。目前,基础教育管理的结构、效益和质量已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思想滞后,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且教育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够、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以及创新性。落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将导致管理沟通不畅,缺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管理框架,缺乏清晰的思路、长

8、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进而带来许多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