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

ID:23918846

大小:83.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_第1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_第2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_第3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_第4页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中高年“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总结调查:被深深刺痛我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梳理如下:1.语文学习除了写就是背,没意思。2.作业比较多,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3.语文课形式太单一,没有回答问题的激情。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深深刺痛了我,如何让学生快乐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达到自能读书,自悟自得,使课堂高效,我开始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积极构建实施“三段六环”自能赏读语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图课中合作赏读课前自主预习课后拓展延伸夯实预习自主探索拓展阅读巩固延伸多维互动交流展示小组交

2、流互帮互学内化吸收写作表达赏析品读体验感悟在策略实施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能赏读”给孩子们插上了快乐学语文的翅膀,撑起了语文教学的一片晴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迸发出无限魅力。课前:自主预习,一步一个脚印叶圣陶先生说:“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我决定从课前入手:夯实预习,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一)预习要“实”,目标明确“明天咱们要学新课,同学们别忘了预习!”,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这句话都不会感到陌生。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到底包含了哪些信息,学生从这

3、句话中能得到什么信息。比如: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能捕捉到信息的学生,就会做相应的预习工作;而相反的,捕捉不到信息的学生,则不会采取行动。以致于有的学生认为,布置预习作业可做可不做。其实,究其原因,错误不在学生身上,而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具体的预习要求。因此,预习一定要给学生“拐棍”,明确了具体要求,学生的预习就有方向、有重点,预习这项作业才有可实施性。为了让孩子们预习有据可依,拓展预习的广度和深度,我和同年级组的老师反复研讨,设计了“预习六步”曲,并且打印出来,发给孩子们,贴在语文课本的第一页。预习六步曲一读课文——标画掌握生字新词,初步理解重点词语。二读

4、课文——感知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三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五读课文——质疑解疑,记录未解决的问题。六读材料——搜集同主题文章,资源共享。(二)预习要“评”,督促激励策略进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中上游的孩子预习的效果还可以,中下游的孩子预习效果非常不乐观,部分学生预习的兴趣减弱。如何让预习效果更好,让学生长久地保持预习的热情,最终让自能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预习有了兴趣,就为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于是,在具体的预习要求下,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检查

5、督促作用,让小组长对照“预习六步曲”进行检查,完成一项得一颗星,得六颗星就可获得一张“预习之星”卡片。这一做法,大大调动了孩子们预习的积极性,保证了预习效果。另外,我从多角度设计了激励卡片,如“赏析之星”、“朗读之星”、“倾听之星”“书法之星”、“回答问题之星”、“进步之星”、“创新之星”、“拓展之星”、“优秀小组长”、“优秀学习小组”等,激励孩子自主预习。孩子们每一次精彩的表现都会获得一张相应的卡片,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卡片后,就会有相应的奖励。如一个星期内最先获得十张卡片的同学,将成为本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学生获得五张卡片就可以自由选择同桌或自由选择学习小组……让每位孩

6、子在预习过程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甜蜜,最终让自能预习成为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需要。(三)预习要“赏”,触动心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赏读”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强调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为了让孩子们走进课文,解读文本,感悟语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课文表面的勾画、理解上,让预习向深度延伸,我在“预习六步曲”中增设了“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例如:文中的哪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7、的心灵,哪个词语用得特别妙……我们班的孩子预习后,课本上写下的是预习中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当然,有时,他们的感受并不深刻,但他们走进课文去思考了,慢慢地,孩子们的感悟会越来越深的。(四)预习要“问”,准确切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能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以较高的效率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的过程中,我关注孩子们的收获,更关注孩子们在小组交流后,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往往就是文章的切入点。从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便是选择了突破难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