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1585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陈久霖的战略与政略——中国企业分析之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久霖的战略与政略——中国企业分析之四摆在我桌子上的是去年先期出版的《财经》杂志2004年12月13日第24期的封面故事《成败陈久霖》和今年元旦后出版的《中国企业家》杂志2005年2月5日第2期的封面故事《谁搞垮了中国航油》。一个先后让中国最有权威性的两本财经和商业期刊同时发表封面故事的企业,一定有其重大的当代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作为主营石油业务的国家级公司,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巨大身影的笼罩下,中航油一直鲜受关注,甚至少为人知,一直到2004年9月份中国主流商业杂志《中国企业家》用封面故事重彩浓笔描述了一个“买来个石油帝国”时,中国航油才被国内人士所知,并被尊
2、为“楷模”。笔者在2004年国庆节前,曾和同属国务院国资委的另外一家同样经营国际贸易及技术合作的公司的老总们在一起,亲耳听到他们对中航油和陈久霖的明星般的赞美和敬佩。但很不幸,这颗明星是一颗迅速升起又迅速坠落的流星。《财经》杂志在用了整整14页讲述和评论了中国航油的故事之后,提炼总结归纳出这样一句话:中航油(新加坡)被步步推向悬崖,既是由于主事人陈久霖与市场对*失败,也是因为深植于国有垄断企业的制度错位无从约束乃至鼓励了与市场对*的“豪气”。这件事情的原因真的就是这样的吗?凡是粗通企业管理的人一定知道,公司最重要的,最优先的,最在经营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公司
3、战略”。因为市场经济下的商场就是战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事是多数,是主流,所以,中国人把英文“strategy”翻译成“战”略,盖“决战”之谋略也。所以,中央电视台2频道经济频道《对话》节目在2005年初推出了一个新概念:“决战本土,中国力量”。loCALhOSt所以,笔者的一本谈企业管理的图书取了个书名叫《决战》。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公司战略”之中包括的一个决策分析因素,是“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在“公司外部环境因素”之中,包含了一个“*因素”。所以说,*因素只是公司战略中一个因素,有时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因素,市场经济越发达,*因素越淡化。但是,在中国
4、的国情下,情况并非如此。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杜撰一个词:“公司政略”,乃“*”之谋略也。如果我们百度一下网上关于中国航油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成功历史,是一个“发展政略”成功的历史,而不是“发展战略”成功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中国航油的全部故事。我们看一下,陈久霖初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时候,中航油集团的航油进口,并不是只有一家新加坡子公司统一进口的,是由集团公司的几家机构分别进口的。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缺乏公开资料无法准确地判断原因,但我们估计可能是陈久霖干得比较好,而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支持,将其
5、他机构的航油进口权统一到了新加坡子公司,从而实现了“发展政略”的第一步:成功地将中国的航油的进出口贸易从分散竞争变成了独家垄断。我们缺少资料来评估这种变化的对与错,但这种从竞争到垄断的变化,发生在中国电信遭到分拆之际,而且,此时的中国民航业也早就从一家公司垄断变成了几十家公司,中国石油的进出口权也从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一家变成了几家。很显然,这样的一种变化,不能仅仅用“战略成功”来简单阐释,这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资源垄断权”的获得,因此我们有理由和有权力冠之以“公司政略”的成功。我们将这第一招“公司政略”称为“霸占资源”术。当这种“公司政略”成功发生在一家
6、集团公司内部的时候,也就为第二步“公司政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我们再看一下,由于新加坡中航油是独家进口航油,所以,它就可以上市了,因为,“独家进口航油权”就值很多钱,就有市值,也就有资本对中国国内企业惹都不敢惹的权重一时的证监会“先斩后奏”:公开招股书上先写上有海外期货交易权,造成既成事实,然后“逼”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证监会不得不主动为其补办海外期货交易执照。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按正常手续,有可能拿不到执照或不能按时拿到执照;为什么能这样做?因为摸透了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担心不要给国有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心理,所谓“谙熟中国国情”。由于争取执照这件事直
7、接关系到新加坡中航油今后的年度业绩,也直接造成了后来巨大的投机损失,所以,这也不能仅仅用“战略成功”来简述概括,更何况是先斩后奏兵临城下这种方法“巧取豪夺”来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和有权力冠之以“公司政略”的成功。当我们读到《中国企业家》杂志2005年2月5日第2期第49页关于这点的段落时,我们深深为中航油新加坡在上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公司政略”技巧而折服!我们将这第二招“公司政略”称为“先斩后奏”术。可以这么说,正是有了这次海外上市时的“先斩后奏”之经验,才有后来2004年10月3日石油期权交易巨亏8000万之后,敢于铤而走险的“自信心”。当这种“公
8、司政略”成功发生在一家集团公司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时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