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ID:23915314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_第1页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_第2页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_第3页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_第4页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龙欣戴民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德江565200[摘要]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以加强后路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的疗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30例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治疗前Cobb氏角为(21.21±2.65)°,治疗后为(5.23±0.95)°,治疗后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样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治疗前30例患者VAS评分为(8.21±0.65)

2、分,治疗后1年后患者VAS评分为(3.75±0.45)分,优良率为89.3%;治疗前患者JOA评分为12分,治疗1年后患者评分为24分,改善率为69.8%。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的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满意,值得应用。[.jyqkbH公司,OSTEOPAL②V,药(械)准字: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3652798号)分别注入四个钉道内,每个钉道内约3~5mL骨水泥;将大小适宜的四枚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钉道内。行伤椎单侧或双侧半椎板开窗减压。将连接棒适当预弯后行撑开复位及

3、内固定。将伤椎的上位关节以及突椎板、关节突用骨刀进行凿毛,采用人工骨或者减压所得骨块,对患者进行椎板植骨以及关节突间植骨。手术完成后,常规应用抗感染、脱水(头孢克肟,华北制药秦皇岛有限公司,400mg/d;生理盐水,杭州美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20~150mL/(kg·d))等对症治疗,于24~48h拔除引流管。手术后注意对患者腰围或支具进行保护,保护时间为6~8周,嘱咐患者术后定期来院复诊,手术后3d及术后三个月门诊复查胸腰椎正侧位片及伤椎CT扫描。1.3评分标准采用目测类比(VAS)评分法[2]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情况评价:<3分者为优,3~4分为良,>5分

4、为差。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分法对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改善率=(随访JOA评分-置入前JOA评分)/(29-置入前JOA评分)×100%进行评价。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或者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随访情况30例均获随访,随访方式为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0.27±3.81)个月。均无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或穿破终板等情况出现。治疗前Cobb氏角为

5、(21.21±2.65)°,治疗后为(5.23±0.95)°,治疗后Cobb氏角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16<0.05),治疗后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样得到了有效的恢复,X射线片示脊柱侧凸矫形角度无明显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见图1、2)。2.2评分情况患者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治疗前30例患者VAS评分为:(8.21±0.65)分,治疗后1年后患者VAS评分为(3.75±0.45)分,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89.3%;治疗前患者JOA评分为12分,治疗1年后患者评分为24分,治疗

6、后JOA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为69.8%。3讨论为减少病人的治疗后的卧床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骨折预后效果,手术后常常需要进行胸腰椎骨折融合。但是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导致椎体骨量丢失,不能给内固定物提供牢固的锚着点或骨支持,随着负重产生的内固定置入界面破坏可导致后期的内固定松动和脱落,而使融合固定失败。通过向压缩骨折的椎体内灌注骨水泥等灌注剂,可有效地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迅速缓解疼痛,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病变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3]。本研究中采用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骨填充物,是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术中最

7、常用的骨填充材料。临床研究表明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30例均获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0.27±3.81)个月。均无椎弓根螺钉松动、移位或穿破终板等情况出现。研究表明椎体内的骨小梁是按压力和张力方向排列,以椎体前面为基底,椎体中心为尖顶,形成一个骨小梁稀疏的锥形区,即椎体前中2/3部位为力学薄弱区域,尤其以椎体前1/3区域最为薄弱。其最大压缩强度较中后1/3部明显降低。本研究患者治疗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样得到了有效的恢复,X射线片示脊柱侧凸矫形角度无明显丢失,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曾逸文等[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