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

ID:23884035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1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_第1页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_第2页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_第3页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_第4页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场外理论的场内合法性周宪内容摘要理论的“文学化”就是通过文本的批评来操演的,缺乏这个环节,理论就会游离于文学的经验现象,成为为理论而理论的非文学的理论。因此,有必要主张一种为文学的文学理论。.jyqka),就贯彻了这一理念,着眼于诗歌、小说和戏剧的文本形式层面的细读解析。不过,仔细阅读这三本教材,有些问题却又不完全是文学性.难免要触及社会、历史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表明把文学分析仅限于文学文本的形式、风格、语言、技巧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深谙文学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那么也会注意到,他们对文学的解说很复杂、也很开放。比如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讲中,开宗明

2、义地说道:“我感到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授予我这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劳动——一辈子处在人类精神痛苦和烦恼中的劳动。”我们研究文学要不要关注这些“精神痛苦和烦恼”呢?他还以如下一段话结束自己的简短发言:“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些东西。他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必仅仅是人的记录,它可以是一根支柱,一根栋梁,使人永垂不朽,流芳百世。”这一关于文学的经验之说,引发人们对文学的无限联想。可有趣的是,他的演说通篇没有提到任何文学性问题,这也许是在告诉我们,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

3、既有您指出的文本的“具体特征和审美价值”,又有不可忽略的其他一些属性和定性。也许,文学就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风景,从文学性的窗口看出去,看到的只是一个景象,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和精神的不同窗口看出去,看到的则是另一些景象。假使我们要描绘出一幅文学的全景图,那就必然包含了许多内容和因素。关于文学的复杂性争议表明,文学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世界,它包含形式特征和审美价值,但却不止于形式特征和审美价值。文学是文学,但不止于文学。或许我们可以模仿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的说法,提出广义文学观和狭义文学观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解路径。狭义的文学观彰显的是文学自身的形式和审美本体特性,围绕着审美

4、价值和艺术特质,强调文学内在的元素和价值,是一种向心式的聚焦性文学观;但是狭义文学观并不必然排斥广义的文学观,即文学与其他社会历史范畴的相关性的考量,这是一种离心式的散焦性文学观,它由文学出发却不限于文学。我以为,两种文学观自古以来就始终存在,且一直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如果我们这么来看,那么,我们对各种场外理论在文学场内应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便会有不同的判断:站在狭义文学观立场上,就会警惕甚至抵制散焦式的相关性思考和阐释,更倾向于聚焦式的文学性研究,规定场外理论的场内应用要有更多的规定和转换。站在后一种立场上,则会采取更加宽泛的文学视角,对各种场外理论的场内应用持更宽容的看法。我注意到您在信

5、中区分了“批评理论”和“文学理论”差别,由这一差别进而引出场外理论合法性问题。用您的话来说:“对批评理论而言,文学不是它的主要兴趣,它的兴趣是批评社会,把批评理论当作甚至替代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是一个谬误。”您界定的文学兴趣是“对文本具体特征和审美价值做文学、美学的评论”。这里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对准文本,而是对准文本的什么特性,如果是“具体特征和审美价值”,这就构成了“文学、美学的评论”,它属于文学理论研究;如果“兴趣是批评社会”,这就会导致场外理论场内应用的强制阐释。由此推论,文学文本或文学的定性乃是其“具体特征和审美价值”。至此,可以说您的核心论点是把文学定性于其文本形式的“具体特

6、征和审美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您认为文学的这一定性是文学所以为文学的唯一条件,排他性条件,它是自明的和自在自为的。诚然,每门知识体系在现代知识分工中都有其领地和边界,都有自己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及方法。通常认为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何以成为文学的那些原理和价值,源自俄国形式主义,后来成为形式主义思潮的基本观念,用雅各布森的话来说就是“文学性”。我在前两封信里谈及一个想法,那就是20世纪的西方甚至本土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清楚地呈现出两极摆动的轨迹,一极是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另一极则是社会历史方法,两者之间构成某种持续的紧张。有时主导的文学理论偏向于文学“内部研究”,有时文学理论的钟摆偏向于文学的

7、“外部研究”(韦勒克语)。这是文学审美理想主义与文学政治实用主义之间的博弈,是两种关于文学观念的角力。真实的情形是,哪一种理论都不可能离开另一种与之对立的理论,也不可能排斥和消灭另一种理论。解构主义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任何一种理论之所以能发挥功能,是因为它有赖于相对立的理论作为支撑和参照。没有形式主义的审美理想主义,政治实用主义无可存在,反之亦然。就像德里达在分析影响力二元概念时所指出的那样,中心需要边缘才得以存在。既然文学理论的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