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64883
大小:6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1
《《内经》脾主四时理论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经》脾主四时理论探讨【摘要】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立;其理论内涵包括脾主四时之中以及四季之末两大学说,并在土生万物特性中得以统一;突出体现于张仲景、李东垣和叶天士等相关的脾胃思想之中,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脾主四时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理论探讨脾主四时理论作为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2、源出于古代五行时脏配属学说,在《内经》中得以形成,并在脾胃藏象系统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脾主四时理论也对后世脾胃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其理论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几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理论渊源 五脏主时理论主要研究五脏与时令的对应配属关系及其时空架构与临床意义等,既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所谓脾主四时,即指脾所对应的时令是分布在四季之中,伴随着整个四季时节的推移而无时不在的关系,在一年四季中并无其自身明显的季节归属
3、,此外也指脾不独主一季,而寄旺于四季月之末十八天,共合七十二天,所谓“各十八日寄治”。这一理论起源于古代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于《内经》,而成为中医研究脾的时脏关系的主要学术观点。 1.1由来于五行学说脾与时令的配属关系,中医主要有脾主四时及脾主长夏两种不同学说,其中脾主四时理论的源出,主要由来于中国古代五行与时令之间的配属关系,尤其是从四时季节与五行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而产生。五行学说是古人阐释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构成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学说,自《尚书·洪范》提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4、”后遂将其作为五行特性而用以归类宇宙万物,形成五个大的系统,在这五个系统当中,由于对方位认识的关系,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认识到四维、五维的不同,也即由东南西北的四方,发展为符合五行的东南中西北五方的不同认识,如甲骨文卜辞中即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的记载,又有“戊寅卜,王贞受中商年,十月”的记录〔1〕,“中商”即商代建都于河南省安阳县一带,视为中国的中方。由此五方配五行,将四时季节对应于五方而提出了相应五行归类,即东方应春,南方应夏,西方应秋,北方应冬,而中央土则对应于四时,从而产生了脾土主四时的时脏
5、对应理论。 中央脾土应对四时配属理论,首见于《管子》,阐发于《礼记》及《白虎通义》,《管子·四时》篇说:“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2〕。其中“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戴望注曰:“旺在四时之季与之入出”、“春夏秋冬之四时皆土之所辅成也。”即言五行之土不独主时而旺于四季。《礼记·乐记》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也。地,土别名也,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3〕。《白虎通义》说
6、:“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成,水非土不高”〔4〕。皆指出土在五行之中位居尊位,居中央而能生化木火金水四行,体现了古人“贵土”的观念。由此,四时与方位及五脏的配属关系就与“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南方曰日,其时曰夏”、“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并列而确定为东方应春属木主肝,南方应夏属火主心,西方应秋属金主肺,北方应冬属水主肾,中央应四时属土主脾。 脾主四时之末,其源出也与《管子》将一年360日分属五行,每行各72日所主有关,《管子·五行》
7、指出:“日至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礼记·月令》并说:“中央土,其日戊已。……天子居太庙太室。”孔颖达《五经正义》注云:“四时系天年,有三百六十日间,以木配春,以火配夏,以金配秋,以水配冬,以土则每时则王十八日也,虽每分寄而位本末宜”〔5〕。所谓位本末宜,以四季言当辰、戌、丑、未月末各十八日,即四时末月之最后十八日寄旺,合而共计七十二日之数。 1.2奠定在《黄帝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中时脏关系的认识是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脾与季节时令的关系因受古代哲学不同学说
8、的影响而有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不同见解,但其中仍以脾主四时理论为其主流而散见于多篇论文之中,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然脾肺独何主?”歧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溉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歧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善者不可得见”即脾土不独主于时,而是脾土与四时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