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58399
大小: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张玉凌莉胡丹丽(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2年1月260^2013年1只26日期间,从我院选取500例急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50例患者为未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观察组250例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50例急诊患者中,4分以下急诊留观的患者为80例,给予其一般急诊护理;其中5〜8分的患者为80例,患者中8分以上为90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
2、,将急诊患者的病情信息更加明确化,不仅提升了护理效果,还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关键词】急诊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508-02急诊患者通常具有病发忽然,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急诊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时间的节约和判断的准确性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目前在我国急诊护理临床中,医护人员对来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时,评佔过程大部分依据相关医护人员主观的直觉和看法。这种判断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严谨性,特別是在危重患者中,如判断不准确很可能会出现耽误患者病情的不良情况。因此,改良早期预警评
3、分系统的运用,在急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1],不但可以准确评估患者情况[2],对于危重病患者还可进行及时的预警,这不仅可以为医护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及时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3],还能使患者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4]。木文研究中对急诊患者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作出研究报告,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2年1月260-2013年1月26日期间,从我院选取,500例急诊患者作为临床研宄对象,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苏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18〜86岁,平均年龄为(50.11±15.42)岁,患者平均体重为(56.82±9
4、.56)kg。患者在急诊观察室停留吋间0.71〜5.12d,平均(3.82±1.12)d;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7~93岁,平均年龄为(52.08±12.32)岁,患者平均体重为(53.44±8.43)kgo患者在急诊观察室停留时间0.74〜5.23d,平均(3.41±1.52)d。在本文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患者均对本次实验有足够了解,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实验,并签署相关协议,可随吋退出研究实验,贯彻伦理学理念。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5),具冇可比性。1.2方法500例急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
5、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50例患者为未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留期观察流程方法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250例患者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参考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标准,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并测试患者的意识。具体护理措施为:首先患者进入急诊留观室,治疗后进行预警评分,由首诊医护人员书填写患者的急诊留观病历,然后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表进行填写,护理人员则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指数,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同吋记录在评分表上。新患者平均每小时评估一次,若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水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为2分的患者,每4小吋评
6、估一次。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分析讨论。1.3疗效判定根据实验过程中患者每次分值变化,评价患者病情的潜在危险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危险性越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大于8分吋,说明患者的病情危险性较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5〜8分之间,说明患者的病情危险性一般。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4分及以下吋,说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危险性。1.4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研究中数据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2结果250例急诊患者中,
7、4分及以下急诊留观的患者为80例,给予其一般急诊护理;其中5〜8分的患者为80例,得此分的患者病情情况十分危重,需要在急诊治疗期间实施一级护理,在护理过后转入相关专科病房;患者中8分以上的为90例,这些患者具有较大死亡可能性,需进行特别护理;患者的危险性具有大幅度提高,需要进行特别护理,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救护后,患者大部分将送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方法下的满意度比较(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