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40681
大小:162.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1-11
《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编写 《报告》指出,2010年,世界经济呈现不同步复苏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仍面临就业形势严峻、财政可持续性堪忧等问题,继续执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增速较高,但面临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风险,普遍收紧了宏观经济政策。2011年,世界经济将延续复苏势头,各方应加强政策协调,努力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或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关注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通货膨胀风险。 《报告》指出,2010年,受益于世界经济的
2、复苏,全球金融交易总体上趋于活跃,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回暖。主要发达经济体仍然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重要性又有所上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扩散,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受到一定影响,全年美元总体上走强,短期利率稍有回升,主要股指上涨,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报告》认为,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政府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在外资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也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今后,中国将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
3、融市场对外开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畅通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境外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〇一〇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小组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录 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 一、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 (一)美国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够稳固,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二)欧元区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失业率升至高位 (三)英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四)日本经济延续温和复苏,就业形势依然
4、严峻 (五)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复苏 二、主要经济体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分化 (二)各国财政政策取向出现一定程度分化 三、国际贸易明显回暖 四、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 (一)跨国直接投资微幅增长 (二)国际债券发行波动较大 (三)银行跨境借贷止跌企稳 五、全球经济将延续不同步复苏格局 (一)全球经济复苏有望获得较多有利因素支撑 (二)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全球经济复苏潜藏风险隐患 (三)2011年全球
5、有望迎来更稳固复苏 (四)加强全球政策协调,维持可持续复苏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 一、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和格局 (一)伦敦、纽约和东京仍是全球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稳步上升 (二)英国是跨国借贷业务的集中地,全球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规模小幅增长 (三)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在全球债券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全球债券市场未清偿余额下降 (四)全球股票市值继续回升,中国股票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五)伦敦、纽约是世界黄金现货、期货交易中心,全球黄金交易量上升 (
6、六)纽约、芝加哥和伦敦保持在商品期货市场的领先地位,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继续增长 二、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 (一)美元对欧元、英镑先强后弱,总体走强,但对日元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较大 (二)美元、欧元和英镑短期利率上升,日元短期利率下降 (三)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探底后小幅回升 (四)全球主要股指走势分化 (五)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 (六)主要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品种价格创阶段或历史新高 三、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一)构建
7、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二)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 (三)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监管 (四)加强对冲基金监管 (五)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六)改革薪酬制度 (七)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四、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 第三部分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一、中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二、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进一步加深 (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二)外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新设、参股及其经营情况 (三)外资证
8、券类金融机构继续积极参与证券期货市场 (四)外资保险类金融机构的新设、参股及其经营情况 (五)外资对境内上市企业的并购情况 (六)外资对黄金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三、中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二)中资金融机构境外经营和投资的情况 (三)中资企业参与境外期货市场的情况 (四)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继续参与国际借贷市场 (五)社保基金继续增加对外投资 (六)境内企业境外筹资的情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