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ID:2383246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我们往往着眼于智力上的帮扶,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走的是一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转化的艰辛而又低效的路子。要提高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效率,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一,理论说服与亲身体验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常常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口头说教的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些事要躬行。”对后进生来说,教师的说教毕竟不如自己亲身经历所悟出的道理更深刻,更亲切。特殊的经历往往是人生巨变的转折点和强大推动力,有些经历会持久地影响人的一生。美国拳击大王杰克。狄斯帕摩小时候家境很贫寒。八岁时,他随母亲乘火车去投靠亲戚

2、,母亲由于没有钱为他买票,受尽了查票员的百般羞辱而伤心落泪。后来一位好心的牛仔出钱替他补了张车票,才使他们母子俩摆脱了查票员的纠缠和羞辱。这一痛苦的经历深深地震撼了杰克幼小的心灵,他立志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拳击选手,要像那位牛仔一样有钱,绝不让母亲再受别人的羞辱。此后,他就开始了艰苦的拳击训练,在拳击场上一次次倒下去又一次次站起来,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次痛苦的经历是他成为拳王的精神支柱,是他战胜失败的力量源泉。有一位犹太人回到家里,六岁的小儿子非常高兴,这位父亲立刻抱起儿子放在桌子上,然后伸出双手示意儿子跃入自己的怀里。当儿子快要扑到他怀里时,突然,这

3、位父亲抽回双手,儿子重重地摔到地上。这位父亲以嘲讽的目光看着儿子,这就是父亲给儿子上的经商启蒙课:“不要相信任何人!”这一课让儿子在自己的经商生涯中很少失手,最终成了闻名世界的商人。以上这两个事例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经历对人的教育作用,善于利用后进生的特殊经历或创造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情景让他们去体验,去体验失败的痛苦,体验被人轻视的痛苦,痛感无知的难处,从而让后进生体会到不改变自己的落后地位是万万不行的!由此产生出自我转化的渴望,产生出奋发向上的持久动力,把教师对他们的外在转化变成自觉自愿的内在转化。二,挑战与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教育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但它绝不是

4、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在转化过程中,为后进生提供高难度的挑战,有时会比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有效、更快捷。美国著名的教育实践家马华·柯林斯女士,发现她所教的二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竟然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如果用一般人的看法可能把他们当成“智障儿童”,而柯林斯认为:人是在各种挑战中成长的,这些孩子并非不能成长,也并非不愿意成长,而是他们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挑战。于是,她把一般儿童的读本全都扔掉,让这些孩子阅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名人的著作,这群孩子不仅读懂了,而且爱不释手。一位博士接受了一批阅读能力只有三四年级水平的八年级的学生,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博士采取

5、了多种方法,效果都不令人满意。于是,他“雇佣”这群孩子当阅读家庭教师,帮助附近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一年过后,这些八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两级,有的甚至提高了三级。由此可见,挑战能迫使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去应战,能使人做到平时认为绝难做到的事,能使人创造奇迹。我们应利用挑战,创造挑战,去激发后进生的内在潜力,达到我们的转化目的。三、提建议与提问题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我们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给他们提建议、下命令,我们所提的建议往往与后进生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有较大的反差,他们很难自觉而持久地按我们的建议去行动,有时对我们所提的建议还会表现出强烈的对抗性。

6、学习常常是从问题开始的,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的教学方法。孔子也强调“疑乃思之始,学之端。”西蒙博士的一个学生与其父关系紧张,有一天,这个学生又与其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因此而上课迟到,一气之下这个学生在思考卡上写下:“我是白痴的儿子!”并交给了西蒙。西蒙给他写的评语是:“一个白痴的儿子将如何度过他的余生呢?”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这个学生长时间的苦思冥想,激起他奋发学习的愿望,唤醒了他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意识。后来这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应善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转化后进生的效率。四、混沌原则与明确规则在转化后进生时,

7、我们习惯于对他们进行原则性指导,倾向于讲道理,而忽视具体方法的指导。原则性指导抽象、概括,但可操作性不强。明确的规则性指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十分注重对弟子进行规则性指导。一次,几个弟子问孔子什么是孝。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似乎应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讲述孝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具体表现。但孔子的回答却极为简明而富有极强的针对性。孔子对孟武伯说,孝是“父母惟其疾之忧”;对孟懿子说,孝是“无违”;对子游说,孝是“敬”;对子夏说,孝是“色难”。孔子的回答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不足之处,为每个人达到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的

8、规则性指导能让学生学得会,做得到,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