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ID:23818551

大小:60.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0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_第1页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_第2页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_第3页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_第4页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和物质资源、金融资源并称为社会的三大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的科学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己经有了朴素的人事思想,比如在《左传》、《论语》、《史记》等历史名著中都有所表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等。这些名句中其实都表达了一些人力资源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包含很多先进的人事管理理论,己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习过这些理论后我想结合我所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一些认识。我在一所高职院校工作,单位的性质

2、决定了一些企业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可能在学校不太适合。而且我所在的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急需要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又比较低下,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所以,改革我院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建立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首先,我介绍一下我院的人力资源情况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从数量扩张进入了一个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要标志时期。我院是在XX年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脱胎于中专院校就难免会有很多方面还留有中等教育的痕迹。一方面我院地处欠发达地区,存在地理位

3、置、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劣势,人员总体学历偏低、层次不高,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专业师资不足,比如我院的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只有两名;另一方面又由于升格起步晚,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上还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来说我院的人力资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尚未形成。学院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上,主要进行组织协调、计划控制等管理活动,如选拔录用、考核奖惩、调配任免、工资福利等行政事务性工作,以“事”为中心。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仅仅局限于组织教师培训进修或引进研究生的工作,人才资源开发效率不高,而且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人

4、力资源学院的管理层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如何盘活内部人力资源、合理使用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学院甚至还没有意识到重要性,更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在人力资源引进、使用和培训等问题上,虽然也制定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但没有提升到组织层面和管理活动层面上来,每年也多是应急性地招聘一些高校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应用上,“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能进不能出”的旧机制仍然存在,还存在“熬年头”“论资排辈”等现象,聘用制度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尤其缺乏对教师的实践性技能培训。虽然一直都说要引

5、进社会企业中的专业实践能手,但是迟迟没有实行,而在职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足。其次,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甚至还有部分老师是专科学历,虽然最近几年我院大批招聘研究生,但是新聘任的研究生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是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就形成了教学断层,缺乏能率领一个团队开展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的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高学历教师。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拓展过快,专业师资缺口较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数量更显不足。每个学期都需要外聘大量的教师,导致教学效果良莠不齐,而且因为是外聘教师

6、,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对教学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三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在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上,中青年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偏少;高级职称中,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师比例偏高。四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在老、中、青年龄结构上,青年教师比重过大,缺乏梯次结构布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比如我所在的系部,年轻教师就占85%以上,没有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结构,在专业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最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合理。我院教师收入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致使部分优秀人才不断流向发达地区。而且在内部分配上存在诸多问题。虽说学院的分配原则要求体现多劳多得、向一线骨干教师和优秀人

7、员倾斜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如工作量津贴根据学历、职务、职称等非业绩因素确定相应的级别,没有考虑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所需技能加上评聘一致的因素影响,使得岗位报酬的升降与个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不协调,未能充分体现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原则。这种与外部市场薪酬水平的不匹配,加剧了学院高端人才的流失和富余员工在组织中的滞留,也没有改变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现象,教学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